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1 (第2/3页)
样子询问:“先生,何故?”那个门客抽噎着,断断续续地回道:“请大人原谅臣子人前失仪,只是……只是……臣突然想起了臣的老母亲,她一介村妇,从未尝过如此的美味,尤其是眼前这道汁多味美的鲈鱼,令臣忆起了旧乡……”“臣旧乡在苏州,当年蛮族来袭,城内民不聊生,臣终日食不果腹,只能拾野草充饥……苏州河里有那小小的鲫鱼,臣的老母亲将其捞起,用四处采摘的野菜温炖,无盐可作调料,味道极淡,但在那饥寒交迫的日子,却是难以忘怀的鲜美!臣……臣……!”语未尽,已是泣不可声!话毕,轮到杨得苓自己神色微怔。歌舞停了,席间也静了,大家执筷的动作也顿了,纵使眼前菜肴再精美诱人,也没了大快朵颐的兴致。前有乔胜春的鲈鱼秋思文章,后有门客的忆母涕零,众人的神情不由也染上了几分哀戚,眼前的盛宴堪比满汉全席,咸甜荤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连作为摆饰的配菜都精雕细琢无一不精致。可是却无端端让人忆起了故乡的蔬果,蜜橘、青果、蚕豆,茭白等,这些都是难以言喻的思乡蛊惑。杨得苓来自吴中地区,听了门客一番话,也想起了儿时的乌篷船,想起了自己离乡前最爱吃的莼菜羹。莼菜羹与鲈鱼脍并称为吴中名菜,自古便有“清清莼菜雨后滑,玉美鲈鱼雪片肥,吴中双璧一并来,任尔不逊江东名”的佳句传诵。比起垂钓才可得的肥美鲈鱼,莼菜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皆有,形状如碧色幼芽,尝起来非常爽口,但若不放调料中和,煮起来的味道极淡,也没有那么鲜美,兵荒马乱时期,盐这种东西,可以说是奢侈品,纵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但此情此景,让人忽地想起,记忆中那寡淡的味道,似乎鼻尖依旧可以嗅到曾经那破败的碗中扑鼻充盈的香气,母亲端来的热气腾腾的一碗汤羹,莫名就让人舌尖发馋,唾液分泌,心尖却是一阵颤动发苦。不少人都是千里迢迢来京寻求一展宏图的机遇,眼看匆匆,岁月流逝,鬓角发白,与家联络的书信也越发频繁,路途遥远,书信往来一趟已几月轮回,平日不是不思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