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医高源 第258节 (第4/5页)
怎么生病的,但这样的人是少数。其他的,只要一年生过几次病,算下来就还是合作医疗划算了。尤其是跟那些没有参保的一比,差距很大。 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大家对未来都没有把握,谁都不知道明年自己会不会生病,而合作医疗一年只有一次参与的机会。尽管抱怨的人不少,但今年参保人数一统计,再一次上升了,现在已经有超过六成的人参保了。 看到这里,高源嘴角微笑再次扩了,他翻过下一页,接着看。 万斤粮说完医疗情况之后,又提了几句自己的事情,他现在已经当爷爷了,他儿子刚给他生了个孙女,所以他想邀请高源去他家喝孩子的周岁酒,就是不知道高源有没有空。 在最后面,他也说到了霍乡的变化。他们村年久失修的小学和乡里的破烂初中,之前向上面打过好几次报告,都没有结果,这次终于批下钱来维修了。他们还听说县里要修通霍乡的机耕路,听说还会通客车,大家都很关心这件事,所以想向在县城里的高源打听一下消息。 看完整封信之后,高源心情也经历了好几次起伏,他望向窗外,再一次想到了王汉章和那家重点合资药厂。如果没有那家工厂,霍乡的学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钱修,也根本不会有消息传出来说要修路和通车。 他再一次思考起了王汉章关于吃饭和治病的论述,如果手里只有一块钱,那是先治病,还是先吃饭?治病投入太多,就一定会影响吃饭问题,因为现在兜里只有一块钱。但人活着,就不可能不生病。 所以在保证吃饱的前提下,还想要让医疗事业快速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面向市场。可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在国家投入不足的前提下,它都能够激发活力,逆势上涨,但这一定会带来各种乱象。 就像自己的中医院,虽然高源收回了承包科室的控制权,给之前的乱象踩了一脚刹车,但他仍然无法解决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的问题。仍然还有不少家庭因为因病返贫,尤其是什么保障都没有农民。 或许在将来在国家极度富裕的时候,这种两难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但在这漫长的期间,能缓和这矛盾的办法,只有一个。 “合作医疗。”高源再一次念了这个词,城里人还有公费医疗,对于什么都没有农民,合作医疗才是他们最好的保障。 …… 中医院的事情了了之后,高源再一次奔波起来,拿着两个试点的情况向上面做报告,要求把新的合作医疗逐渐铺开。同时,他去各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了解情况,征集参保意愿。 在这件事情上,王汉章是很支持他的,他也写了一份更加详细的报告,还有相关数据送了上去。获得许可之后,农村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