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83 (第2/3页)
必从严惩处,家人连坐。不等朝会结束,已有府军怀揣圣旨,飞驰出京。朝议结束之后,桓容唤住谢安、郗超和贾秉三人。王献之和谢玄同被留下,商议北地之事。君臣几人坐在殿内,桓容取出绢布,交给谢安等人传阅。知晓具体内容,猜出桓容背后的用意,王献之最先出声:“陛下之意,可是待乌孙高车尽逐,就要起兵伐北?”第三百一十六章定策太极殿中,君臣几人坐定,宫婢送上茶汤,同宦者一并守在殿外。桓容取出贾科送回的短信,谢安郗超等人传阅之后,均心生猜测。王献之更是一语道破,直言桓容有伐北之意。“北伐势在必行,然时机需得仔细斟酌。”继王献之后,谢玄开口道,“此番秦帝伐胡贼取得大胜,在朔方城下摧坚获丑,拿乌孙昆弥,斩狄氏首领,乌孙高车诸部群龙无首,如鸟兽散,死在秦军手中的将兵达几千余,被俘过万。”“值此大胜之机,秦帝武功必深入民心。之前长安的种种,亦将因此战而淡化。”“如陛下此时动兵,一则会打破盟约,予人不诚把柄;二来,很可能大失北地民心。倘若遇有心人推波助澜,对陛下大为不利。”要统一中原,恢复华夏,势必要起兵北伐。换做一年前,长安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秦策急于巩固君权,却被朝中文武和豪强蒙蔽牵制,竟至逼得唐公洛造反,使得朝廷大失民心。火上添油的是,唐公洛之事平息不久,夏侯氏突然在长安举兵,险些动摇秦国根基。最终,秦氏兄弟率兵剿灭叛贼,结束叛乱,驻守各地的西河旧部却开始人心浮动。这个时候举兵,正当时机。万万没有料到的是,高车乌孙突然大举南下,威胁中原。桓容左右衡量,同谢安等人商议,为大局考量,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战机。现如今,秦璟初登基,就取得对乌孙和高车的大胜,平息边患,安定边州。只要不发生意外,不出昏招,班师回朝之后,必定大得民心。尤其是朔方等地的百姓,更将感念天子恩德。纵然北地天灾连连,并州、青州流民成风,只要有这份功绩在,短时间内,实无法动摇秦氏的根基。谢玄逐条分析,话中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