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常_分卷阅读26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64 (第3/3页)

了几本出来,放在朱由校的面前。

这几本奏折相互之间观点要么对立,要么有所联结(主要看属于哪个派系),而这正是如今朝堂上情况的缩影。

作者有话要说:  天启好歹是受过继承人教育的人,我大明连太监都识字,堂堂皇长孙、后来的皇帝不识字,这种黑法就过分了啊,不过似乎满清不遗余力地传播了这么多年谣言——谁让他们也享国两百余年呢——被骗到的人还不少。

还有什么“明亡于天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清朝人修明朝史书,真是时时不忘掺私货让前朝背锅啊!

蠢作者会在这一卷慢慢地怼回来。

第178章党争

东林党号称众正盈朝,但是他们彻底占据上风的崇祯朝,连天启朝都不能比,崇祯大肆增加农业税补助袁崇焕编军,但是结果却是一日不比一日。

李自成军攻破皇城前,崇祯凄惶问询大臣,家中可有余财,可是没有几个大臣站出来为君分忧,等到李自成攻进北京城,那些家有诸多不义之财、几乎各个都能富甲一方的大人们,全部落到了个被抄没家财的下场。

在如今还能压着东林党人打的齐楚浙三党,在天启年间,因为东林党主持的京察,势力被大幅度破坏,最后不得以投靠了被天启帝放出来的恶犬魏忠贤,那也是明末最后一批阉党的主要组成人物,也就是说,天启朝的官员势力划分和万历晚期、泰昌年间的朝廷状态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是为什么在后人的印象里,天启就是昏庸无道的代名词呢?

嗯,这就要问一问那些不让皇帝“与民争利”改革经济体制,结果宁愿让崇祯加收农业税也不开发商业东林党的大贤们了。

虽然东林党有一部分的代表人物是真的不负贤臣这个称呼的,但是剩下的那一部分,真真是一言难尽。

举个例子吧,万历四十二年致仕的首辅大臣叶向高,他也是比较著名且典型的东林党领袖人物,在万历三十八年会试的时候,笑纳了一位士子的几万两白银,要帮他弄个状元的位置。

这位士子就是万历三十八年的探花郎,钱谦益,后世也很知名的明末文坛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