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 (第2/3页)
下往上望,除了那点灯光,连个人影都看不到,不过是个心理安慰。那光还在他眼里,那人就等于见到了。以前他不会做这等浪费时间的傻事,不过到了现在,他连东古语都学了,也不差坐在楼底看灯这一桩。---一转眼,他的助手生涯已过去三周。语料库的分拣终于完成,开始正式进入对照原文校对阶段。他坐在资料室里,从不耐到耐,从头晕眼花到逐步适应,一如他四岁开始的独睡,既然别无他法,就要学会享受。除了面对语料库,他照旧每天负责梁袈言的两餐。两人只有在午餐时才会坐在一起,说起的话题也不外乎关于编纂词典的那些事。当然,大多数时候是梁袈言讲,少荆河听。现在的梁袈言只有提到专业相关时才会兴致盎然侃侃而谈,而少荆河很愿意给他这样的机会。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梁袈言高兴。少荆河喜欢看他高兴,他一高兴整个人就洋溢出勃勃的生气,像株向阳而生的葵花,那种昂扬的生命力在任何风雨中也不会被击倒。梁袈言也确实高兴,三年来没有过的机会,还能对着一个人传授自己的所学所得。所以午餐就慢慢变成了课堂,少荆河又多修了一门词典学。梁袈言讲词典编纂,一如他讲东古语,照样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故此,少荆河用三周时间不仅弄清楚了编词典的一般事项,更知道了许多关于这本幕后的故事。知道了当年聂齐铮是如何首发倡议,C大那头如何回应参与,以及国内唯一的东古语研究所后来也积极加入,整个过程不仅毫无院校单位间争功抢位的常见竞争,倒更像是学术界的一次盛会,八方响应,能者云集。十二年间项目小组名单上的人进进出出,有退出就有加入,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虽然获得的资金赞助与投入的人力时间无法形成正比,但每个人都饱含热情,对项目完成一直充满信心。在两所顶尖大学里呆了七年的少荆河啧啧称奇,竟然还有学术氛围与人心都这么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