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第145节 (第3/5页)
陆宥宁忍笑将针线收进笸箩里。 沈聿今天衙中事多,回来的稍晚一些,在前面换下官服,回到后宅,儿子儿媳纷纷起身朝他行礼。 他上来就问:“洮儿怎么挂着泪呢?” “小叔叔这样……”她说着,拍着自己的嘴,发出“哇哇哇”的叫声,像个小野人,逗得一家人捧腹大笑。 沈洮气得,一头扎进祖父的臂弯里。 沈聿朝小儿子一声令下:“哭。” 怀安哪里哭得出来,只好张嘴扯着嗓子干嚎,沈聿腾出一只手来,也去拍他的嘴,发出奇怪的声音,逗得洮姐儿和芃姐儿乐得直打滚。 沈聿将逗笑了的洮姐儿交回长子手中,没头没脑的说了句:“这个年纪正是好玩的时候,再过几年,抱都不让你抱了。” 怀铭神色一黯。 又说了几句话,洮姐儿显然累了,脑袋都从怀铭的手臂外耷拉下来。陆宥宁要抱她回东院睡觉,怀铭起身告退。 “你留一下,还有话要问你。”沈聿道。 怀铭站住脚,陆宥宁便独自抱着孩子福身告退。 怀安静静的坐在娘亲身边,看看老爹再看看大哥,他就是再没有眼力见儿,也能看出老爹今天的不高兴了。 沈聿又嘱咐他:“带妹妹出去玩儿。” “哦。”怀安拉着芃姐儿给她穿鞋,然后一起被踢出群聊。 喧闹过后的安静,更显得针落可闻。 沈聿看了看一脸茫然的妻子,率先开口道:“陛下有意将你外放,去泉州任市舶使,协助闽海总督主持开海事宜。” 怀铭面无殊色,仿佛早在意料之中,倒是许听澜先皱起了眉头。本朝官制,京官与地方官有着截然不同的上升途径,或许会有例外,但大多数像怀铭一样的三鼎甲,都是在翰林院熬足资历,慢慢升到一个较高的位置,因此翰林院也有为国“储相”之说。 她进京多年,还从没听说过外放的状元。 何况闽海自古被称作化外蛮夷,贬官流放之地,在她的印象里,这里三天两头闹民乱,甚至发生过劫匪截杀朝廷命官的恶性事件。 她问:“铭儿犯什么错了,要被贬到闽海去?” 沈聿沉声道:“他没有犯错,只是当着内阁阁臣、六部堂官的面,针砭时弊,说出了他的构想,陛下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