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第115节 (第5/5页)
r> 看上去应该不是自己的问题…… 荣贺见状,抬头劝道:“爹,寻常百姓家,有粥喝,有窝头吃,就已经很满足了,您可别辜负了人家的心意。” 怀安反问里长:“老伯,您觉得宫里的皇上平时吃什么?” 里长抬头,憨厚的笑笑:“皇上肯定不吃这个啊,至少得是大白面饼卷大葱吧。” 众人一阵哄笑。 怀安又问妇人:“大娘,您觉得宫里的娘娘每天吃什么呢?” 妇人停下手里的活计,用围裙蹭蹭手:“宫里的娘娘啊……那一定是顿顿有肥肉,大白馒头管够!” 众人又忍不住笑了,可笑声之后,纷纷陷入沉思。 怀安道:“其实百姓们所求的,无非是吃饱穿暖而已,能吃上白面肥肉,那都是皇帝娘娘般的生活啦。” 大人们普遍认为孩子娇弱,其实小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要远高于成人,譬如他们难以下咽的食物,两个孩子吃的神色如常。 祁王有些惭愧,端起碗来一饮而尽,其他人纷纷效仿,几乎是捏着鼻子将碗里粗糙苦涩的粥灌进腹中,一顿翻江倒海,好险没全吐上来。 能供得起读书人的家族,普遍在小康以上,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官员们,只知道举业艰辛,案牍劳苦,却不知真正的人间疾苦,原来是这样的。 怀安和荣贺看着他们,面带欣慰的点点头。 祁王与沈聿对视一眼: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又说不上来是哪里…… 第116章 正说着话, 果真有一位老先生从门外进来,大约五十岁上下的年纪,身材高挑, 面颊方正,肤色黝黑,看面相就知道脾气不是太好。 沈聿却忽然起身,朝他深深一揖:“临川公!” 随行的官员们也认出了来人, 纷纷起身朝他行礼。 此人叫张岱,号临川,丁未年进士、庶吉士, 散馆后授翰林院检讨掌修国史, 累迁至国子监司业, 是沈聿实打实的前辈。沈聿初授翰林院编修时, 张岱正是带他的师傅,但此人之所以德高望重,却不是因为当官, 而是因为辞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