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第79节 (第3/5页)
“立春三场雨, 遍地都是米。” 转身来沈聿的桌前, 轻“咦”了一声:“怀安终于换书了?” 怀安好似被戳了一刀,苦着脸从窗台上“爬”回桌案边。苦大仇深的对着眼前摊开扉页的《孟子》。 他们这样的人家,往往在蒙学期间就要要求孩子通背《四书》了, 按照朱子规定的顺序, 是先读《大学》,次读《论语》,再读《孟子》, 最后读《中庸》, 但老爹教他的顺序,《中庸》是在《论语》之前的。 《论语》全文一万一千多字, 《孟子》全文三万五千多字!当然, 作为科举用书, 他手里的版本是被本朝太*祖皇帝大幅删减之后的,只有一万九千余字。 怀安双手合十, 感谢太*祖皇帝! “但是一万九千多字也还是太多了……”怀安支着脑袋,一副消极怠工的样子:“要是只有九千个字岂不是更好。” “一个字都不读岂不是更好?”沈聿道。 “对哈。”怀安脸皮厚的可以盖城墙。 沈聿真的很想揍人,可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慈父,只得对着窗户深吸口气,将他叫到身边来,一字一句的讲解经义、句读,从第一篇“孟子见梁惠王”开始,讲到“何必曰利”。 然后让他复述一遍。 这倒难不倒怀安,他记忆力不好,理解能力还是不错的,每次都能七七八八的复述出来。这也是沈聿怀疑他态度不端的证据之一。 “你好好把这段背完,散衙后咱们去街上逛逛,买炒栗子和冰糖葫芦。”沈聿道。 怀安两眼放光,高高兴兴背书去了。 谢彦开看在眼里,笑着摇头,每天看着同僚兼好友为了教孩子,威逼利诱用尽浑身解数,直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 正欲打趣几句,只见沈聿身边的一个书吏从外面疾步进来,对沈聿道:“大人,出事了。” 沈聿抬起头:“庞潜和杨璠?” “都不是。”书吏道:“是兵部的陈郎中被北镇抚司的人给抓了,说他欺天谤君,祸乱人心。” 怀安倏然起身,手里的书掉在了地上。舅公下了诏狱?! 沈聿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