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第44节 (第3/5页)
杂,其中吴浚父子的亲信不知凡几,赵知县守土抗倭的经历被沈聿宣扬的人尽皆知,甚至被说书先生编成了段子传遍大街小巷,一时间谁也不敢再提罢他的官。 他们便换了个思路,给吏部施压,无论如何要把这个挡路碍事且随时会炸的危险人物弄走。 如果前任吏部尚书周信还在,必定让他们从哪来的滚回哪去,可是两年前周信被陷害,如今的吏部尚书会变通的多。 但好在官位保住了,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做知县罢了。 郑迁忽而指着那艘巨船道:“他们正在搬运的,是宫里赏赐雍王的丝绸,共计两万匹。” 沈聿侧目看向郑迁,诧异中带着一丝怨愤。 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莫如是矣。 “祁王呢?”沈聿问的是,祁王有什么赏赐? 郑迁话音中透出一丝讥讽之意:“祁王,拿到了拖欠两年的岁赐。” 沈聿无言以对。 郑迁反问他:“明翰,你也是两个儿子的父亲,会因为宠爱幼子而苛待长子吗?” 沈聿道:“怎么会呢。” 怀铭、怀安、芃儿,都是他的心头肉,他只恨不得用身躯挡住所有风雨,让他们永远活在一片光亮之中。 苛待子女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他始终不理解,就像他一生也无法理解他的父亲一样。 郑阁老也叹道:“祁王仁厚贤德,不该被如此对待。” 沈聿想到自己曾经的处境,深知祁王的痛苦,父权如一座大山压在头顶,压得人喘不过气,祁王或许比自己更加艰难,因为父权之上还有一道君权。 君父不仁慈,臣子却仍要忠孝。 他胸中突然涌起一团火,为自己的过往,为祁王的处境,为国朝的未来……尽管他深知,这是郑阁老的激将之法。 郑迁远眺滚滚浪涛:“明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你忍心看着这风雨飘摇的国朝,落入这等骄奢淫逸之人的手中吗?” 起风了,一道惊雷掣过,震人心魄。 似乎是上天对这等大逆不道之言有所示警,可郑阁老迎着风雷,毫不畏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