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49 (第3/3页)
西藏并没有大型的兵工厂,虽然当初噶厦政府建造的军火作坊已经进行了扩建和升级,但依然只能制造子弹和手榴弹。而且产量有限。而火炮、炮弹乃至于兵工厂所需的绝大部分原料西藏都不出产。得从其他省份运来,而此时四条进藏公路当中才刚刚建好两条,运力严重不足,一个尼泊尔战役下来。之前一年多储备下来的弹药就用掉了一大半。哪儿能够耗得过杀不光的印度人?本来方永乐还可以发扬我军擅于利用缴获来补充战斗消耗的优良传统。但是狡猾的英印总督在了解到尼泊尔战役期间部分战斗的实情后很快就敏锐地判断出中**队的弹药储备绝对支撑不了太久,所以他命令所有的印度士兵随身只能带上一个弹夹即10发子弹,这样一来中**队不管打得如何漂亮。所能缴获到的弹药都根本不足以补充战斗中的消耗,而双方弹药都用光了打白刃战的话,即使一方再怎么精锐,交换比也不会高到哪儿去,因此解放军战士再怎么勇猛,也绝对拼不过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英印军队。“这简直和当年西路军打马家军时的情况差不多,老首长说这叫炮灰战术,还真是贴切……”,方永乐得知弹药储备已经所剩无几、而俘虏却已经抓了十几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印度人之后,一时间头大如斗,印度士兵虽然不像当年的马家军士兵那样普遍极端宗教思想洗脑,可是语言不通却使得他们更难转化过来……无奈的方永乐只得向中央伸手,请求再加派一些懂英语的政工人员(在此时的中国这些可算得上是稀缺人才了)帮助改造俘虏,同时带着弹药仅余十分之一的驻藏兵团撤回了山北。途经锡金山口的时候,方永乐并没有在此留下多少部队,这是因为这里已经建起了一座坚固要塞,令其原本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愈发凸显出来,英军就算投入再多的兵力,也难以越过雷池一步,据方永乐估计,以印度军队的战斗力,想要拿下锡金山口,至少要付出百倍的伤亡和弹药消耗,纵然英国老爷不把印度人的性命放在心上,英国人也吃不消那几近天量的弹药消耗,毕竟英国虽然是昔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