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44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2 (第2/3页)

的模块化建造法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生产流程中很怕干扰,因此历史上已经开始遭到盟军疯狂战略轰炸的德国应用的效果并不好,但对于目前和平安定的青岛潜艇工厂来说,这方面并不需要太过担心。

第五百一十八章陆军武备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下半年之后制造的快艇基本上都是速度奇快、而且适航性也更好的水翼艇,仅以航行性能而论,称其为世界上最好的快艇也不为过,而且永远不知道满足的中**工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继续改进。

由于空闲的船坞有限,而且西南战争仍在持续,占用了大量军费预算,因此“飞潜快”之外的其他舰种每样都只有一艘在造(不过因为越小的军舰造得越快,各种舰型的比例倒还是较为合理的,重点建造的潜艇与快艇除外。),纯粹是作为技术储备罢了。

与空军海军相比,陆军的技术装备按比例来说相对要小得多,但军工建设在1940年同样取得了惊人长足的进步,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较前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据后来解密的文件显示,1940年中国共生产子弹超过40亿发,新式步枪超过250万支(其中二四式半自动步枪150万支、八一式突击步枪100万支。),二者都跃居世界首位,凸显出中国陆军以轻步兵为核心的独特建军思想,而且现在的中国轻步兵已经不仅仅只有步枪,国内兵工厂于1940年生产的1万8千多门各式迫击炮、150多万发迫击炮弹,3万多具火箭筒。4万多挺轻重机枪,以及数十万具单兵云爆弹(一次性,用后即丢,计划给主力部队人手装备一具,目前的产量还远远不够,因此1941年的产量还有很大幅度的增长。)将他们武装到了牙齿,本就勇敢无畏、吃苦耐劳、训练有素、战术灵活的中国解放军步兵,在装备了这么多先进轻武器之后,其“天下最强步兵”的称号更是实至名归……

除了具有传统优势的轻步兵,中国解放军陆军炮兵部队的实力也突飞猛进。1940年中国共生产出口径105mm以上(包括105mm口径)的身管火炮(不包括高射炮)3500多门(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