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38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80 (第3/3页)

经济的比例奇高,政一句话就能令大部分城市人口涨工资,因此物价涨点也就无所谓了,至于农村,现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分仍然很大,所以同样没有问题,这可比后世的政要方便多了注1:历史上抗战前期国统区物价上涨的幅度还不能与后来解放战争时相比,但是一年至少翻一番还是有的,而鬼子在日占区更是无耻地强逼中国百姓接受毫无价值而且疯狂滥发的军票,通货膨胀就更恐怖了。而且在这个时空,由于海外资金被抗战中表现更好的赤色党分流,国府的财政状况比历史上更差,而连战连败的鬼子更是只能愈发残酷地剥削日占区的百姓,而解放区“对外贸易”中采取的“经济封锁”策略,则更是令其雪上加霜,因而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沦陷区,通货膨胀都远比历史同期更加厉害。。

第四百四十七章两大法系

由于战争仍未结束,国内仍很贫弱,胡卫东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见效更快的工农业建设以及货币税收等方面,但既然中央将中原解放区作为全国的试点,因此胡卫东自然也不会太过忽视法律、教育与福利制度等方面的构建。

胡卫东当年就一直十分奇怪,明明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人情社会,讲究“法理不外乎人情”,即使是建国后也常有“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说法,这样做固然没错,但严格来说同样是情大于法,可中国自古以来实行的却偏偏是灵活性较差的成文法,新中国也不例外,可是即便有成文法摆在那里,民意依然必须照顾,结果法律的威严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动摇,可如果真按某些法律“砖家”的意见将法律条文凌驾到普遍民意之上,那就等于是以死的律法钳制民意,不但有违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更会令党和政失去人民的支持,无疑更不可取。

此外,赤色党毕竟此前没有过管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初期制定的法律法规难免问题多多,而成文法的修改一是步骤繁冗,二来成文法对权威性的要求较高,最忌讳频繁更改。这无疑又是一个矛盾,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胡卫东认为一来可能是因为中国自古就采用了成文法的体系,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