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35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58 (第3/3页)

提下轻武器的产量也较前一年突飞猛进,1938年合计生产半自动步枪20多万支、突击步枪10万多支、冲锋枪40多万支(大部分“出口”)、各式机枪上万挺、各型迫击炮近4千门、火箭筒逾2千具,虽然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军队飞速壮大的需要,但相比以前已经好了不知多少倍…

而更大的突破,则是1937年还基本不能生产的重武器,进入1938年之后已经陆续开始批量生产,其中身管火炮的产量更是达到了600多门(包括100多门各种口径的高射炮),而飞机和坦克的产量也都过百,尽管大多是用缴获或者回收得到的零配件组装而成,飞机更以教练机为主,但与以前相比。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日益雄厚的工业与军工基础,赤色党才能连续发动大的攻势,特别是两个吃补给十分厉害的重装师远道前往东北战场支援。这在以前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事。获得这两支王牌部队之后,一向用兵谨慎的林总也不禁豪气顿生,竟然罕见地以区区三十万部队向东疾进,连续攻取营口等地。以微末损失的代价毙俘日军数万后,兵锋直指伪满重镇沈阳。

一时间日本关东军上下人心惶惶,而东北的中**民则信心大增。同时一度只剩三千余人的南满纵队也利用关东军南满主力被牵制住了的大好时机,迅速形成烽火燎原之势,不但很快恢复了长白山根据地,而且还向外积极扩张,夺取了多个县份并将武装力量发展到10万人枪。正如当初首长高原所预料的一样,南满人口相对稠密,由于东北独特的斗争环境。这对游击战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只要能够撑过来进入反攻阶段,南满的潜力是地广人稀的北满根本无法相比的。

但就在东北抗战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苏联政却瞒着赤色党私自与日军媾和了。这段时间以来与抗联合作得相当愉快的朱可夫在接到最高统帅部发来的命令后,对徐高二人说声抱歉便无奈地带兵撤回了苏联。中方也是到这时候才知道这个坏消息。连忙发电通告各大军区、尤其是东北军区和华北军区。得知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之后,就连一向沉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