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35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8 (第1/3页)

    早下手却便宜了中国人而后悔不已。另一方面却寄希望于西方、特别是美国制裁赤色党进行报复,如果因此加大对日本的扶植力度,那就更好了然而,遭受损失的又不是美国人。美国政为何要为他们出头?何况这些来到中国的冒险家们大体是些什么货色,美国人也清楚得很,全部抓起来或许有冤枉的。抓一半绝对有漏网的,更重要的是,美国与西欧国家、特别是与目前名义上还是世界老大的英国之间同样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因此对于中国人收拾英国佬的做法,美国人其实心中暗爽此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日本在苏军面前不堪一击。而德国人又光拿钱不办事,这令美国政十分不满,因此罗斯福无论如何都不想看到中国倒向苏联,为此美国政先是积极在中国两党之间斡旋,努力促成联合政的组建。失败后则转而拉拢很明显将会统一中国的赤色党,以免人口世界第一、而且已经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而开始团结起来的中国坚定地站到苏联一边,身为中国通的罗斯福看得很清楚,中国赤色党的力量越强大,与苏联的矛盾就越难调和,将来反目成仇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美国人即使站在整个西方阵营的立场上,也不会轻易得罪中国赤色党。

因为同样的原因,美国人甚至不顾日本政的强烈反对,派出舰队为中福国际的船队进行护航,胡卫东也总算是彻底放下心来。中福国际引进的设备与人才大部分按照原定计划投入了青岛与中原解放区的核心地带环洛阳工业区,但也有一部分因为胡卫东临时变更的命令而被运到了上海,比如2套3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另外DC3大型客机的生产线也被确定放在上海,因为上海本来就有一定的飞机制造能力,虽然此前仅有过利用进口配件组装了5架飞机的成果,但总比那些完全没有基础的地方要强得多,至于基础更好的洛阳飞机制造厂,到现在为止无论是研制中的,还是已生产的(都是教练机),全都是木质飞机,而且在歼1和轰1定型生产后,那里也肯定腾不出多余的产能,还不如在上海另开一家飞机制造厂,专门研制和生产各种全金属飞机对于这次总金额不下20亿美元的全方面技术、设备与人才引进,胡卫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