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3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44 (第3/3页)

“以战代练”。拉萨的情势稍定,他就亲率2万余人出人意料地顶着青藏高原冬季的酷寒向东翻越崇山峻岭攻入西康地区,诚然此时的赤色党驻藏部队并不能算是一支精锐之师,但问题是敌人更弱此时盘踞西康的川西军阀刘文辉虽然号称有3万大军,但装备低劣、弹药匮乏不说,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战斗力极差的“双枪兵”,又完全没有想到敌人竟然会在这个季节大举进攻,根本没作任何准备,结果理所当然地被打得落花流水,以西康崎岖陡峭的恶劣地形、极度落后的基础建设和高寒缺氧的严酷气候,刘文辉居然在不到一个月内将整个西康省全部丢光了(不过这也因为西康人烟稀少,拿下西昌后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传檄而定。),也难怪身在武汉的老蒋气得直骂“娘希匹”

注1:即使西北与华北边区的苏援项目全部完成,中原边区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依然超过一半,何况从美国买回的设备与人才肯定也是就近给中原边区,未来与德国可能的合作同样如此,因此论发展潜力,中原边区依然无可比拟,即使后来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原地区也一直是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没有之一(。)

第四百零五章停战谈判

由于敌人实在太菜,加之己方纵然是轻装疾行、武器装备方面依然拥有绝对的优势,因此方永乐部在西康战役中的战斗伤亡十分有限,全部加起来也才一千多人,但是即使事先早有了充分的准备,冻伤、摔死等非战斗减员的总数依然多达三千余人。不过由于方永乐一直与部下同甘共苦,更兼一路上所向披靡,士气持续高涨,所以驻藏部队的广大官兵不但没有对其心生怨言,反而愈发敬畏有加。同时,也正是在这样几近残酷的考验和磨砺下,这支原本良莠不齐的部队迅速凝聚成为一支天下一等一的赫赫强旅,尤其是在山地作战方面。

由于受命驻藏,方永乐这位红军时期的年轻骁将错失了很多杀敌立功的机会,但一年多的太平日子并没有令这把宝刀生锈,当其再度出鞘之后,方永乐的威名很快就传遍了全国。而且,这个时候还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西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