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33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1 (第2/3页)

个个小洞麻烦得多…

比起远程防空能力的提升,改装后的两艘轻巡洋舰更拥有了强大的近防能力,在加装了双联装37mm高射炮和7管25mm“天网”近防炮各4座之后。其强大而密集的近防火力已经足以对任何一国的俯冲轰炸机群造成巨大的威胁。当然,如果敌机太多,光靠这8座近防火炮系统还是挡不住的,但奥马哈级再怎么改进也毕竟只是7000吨级的轻巡。总不能强求它有大型军舰的防空能力吧?

相比吨位较大的轻巡洋舰,罗斯福对于吨位较小的舰型并不怎么在意,因为黄水海军是威胁不到美国的。因此这很自然地成为了中福国际的引进重点。而美国的众多造船厂这一年多来在民船领域被中福国际以流水线造船法打得落花流水,就剩那些为美国海军建造舰艇的还能靠着军方的订单苦苦支撑,现在中福国际突然抛来了大笔订单,它们自然立刻就抢破了头,对于资本家而言,利润比什么都重要,之前的那些仇怨什么的就是浮云啊!

而且流水线造船法毕竟只是一种方法。中福国际可以用,这些造船厂同样也可以用,之前是因为市场被迅速抢占导致产品大量积压,进而令这些企业的现金流极度紧张,而这时中福国际又故意降低了所造船舶的售价。使得这些企业因为利润率太低而迟迟还不过劲来,而这次涉及大量技术设备的高价转让却足以让它们恢复竞争力,之后中福国际优势不再,再想维持“风景这边独好”的现状可就难了,何况中福国际毕竟是外国企业,美国政多少也会对本土的有所偏袒,这对于中福国际无疑更加不利。好在毛泽民及时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这之前就果断地将除了拥有专利权保护的集装箱与集装箱船之外的绝大部分造船业务也转让了出去,不但避免了损失,还回笼了不少资金美国政监管一松,毛泽民的外交与商贸才能就得到了充分发挥的机会,经过他的一番努力,美国海军居然同意出售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波特级驱逐舰,并转让全套生产技术,这可把远在万里之外的胡卫东给高兴坏了,直夸毛泽民干得漂亮。要知道青岛造船厂现在就基本具备生产2000吨级战舰的设备条件,只要美国人愿意转让技术,造船厂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