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6 (第2/3页)
莞尔也早就估计到了这一点,因此战前就要求部下尽可能地逼近敌人,只要与中国人的进攻部队缠斗在一起,他们的炮兵就会因为害怕误伤而束手束脚了。注1:由于狙击步枪对射速要求没那么高,因此本着资源优化配置的考虑,即便在十五集团军之中率先开始全体换装八一枪族的“老虎团”,班用狙击枪也依然是优选出来并加装了瞄准镜的二四式半自动步枪,即便哪怕只比单发射击精度、八一式突击步枪也并不逊色。必须说明的是,理论上拉栓式步枪的射击精度要高于半自动步枪,而半自动则高于全自动,但这也仅仅只是理论上,而在实战中,较晚设计出来的枪械因为有着更加高明的设计和先进的工艺,所以精度往往反而比之前的型号有所加强,比如八一式突击步枪就是一款单发精度完全不逊于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优秀枪型。事实上,上弹方式对于精度的影响只在那些专门设计制作的真正狙击步枪上面表现得较为明显,而所谓的班用狙击步枪主要射击距离一般在200400米之间,精度要求没那么高,直接在当时大量生产的制式步枪基础上改进就行了,这样做成本较低,维护也较方便。这与主要攻击600米开外的远距离目标的真正狙击步枪是不一样的,事实上严格来说二战期间其实本来就没有什么现代意义上的狙击战,这一点从所谓的十大狙击手的战绩基本都是杀人数目而非是干掉了多少高价值目标就看得出来第三百七十二章班排战斗(下)石原莞尔这么想也不能说全无道理,在被日军大本营统帅部寄予厚望的日本华中派遣军第2军之中,老兵的比例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高的(不如徐州和开封的日军,但强于所有其他的新编和重建部队。),何况石原莞尔也知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道理,因此放在外线抵御敌军前几次进攻的全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步兵联队,虽然军事技战术因为新兵训练时间普遍太短而不能令他满意,但至少战斗意志普遍还是很强的,再加上人数上巨大的优势,石原莞尔以为,只要己军官兵在心理上能够承受足够大的伤亡,迫近到肉搏战的距离内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