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30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5 (第2/3页)

雨扫到之处,缺乏工事掩护的鬼子无不血肉横飞,而那些目标较大的反坦克炮更是遭到了装甲骑兵师坦克炮和自行火炮的专门照顾清除掉视野内射程相对较远的那十几门反坦克炮之后,装甲骑兵师的前锋部队立即开始加速前进,向着日军的纵深大胆突入,而那少数侥幸没死的日军官兵则被装甲骑兵师那几十辆装甲车上所搭载的一百多名特等射手以机枪或者步枪迅速清除,为了以防万一,甚至那些倒在地上生死不知的鬼子也都遭到了二四式半自动步枪的逐个点名爆头,还是十五集团军的老规矩“没有举手投降的鬼子都””要补一枪,哪怕已经倒在地上。”

从技术特点上来分析的话,这些特等射手并不是狙击手,而应该称为快枪手更加准确一些,他们对于400米开外目标的射击精度不如专业的狙击手,但对于200米以内的目标,他们却能在平均射速超过2秒1发的前提下仍然保持极高的命中率,而如果是对付100米处固定不动的目标,更是几乎可以做到百发百中,而日军的枪榴弹有效射程只有100米,未来即使有了火箭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鬼子的火箭筒在反坦克时的有效射程也不会超过200米,恰恰被这种装甲车搭载快枪手的配置克制得死死的。

另外,这一特殊的编制还在后世引起了长久的争论。中日朝等东方国家的军史专家们普遍认为他们就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实战的机械化步兵编制,但西方的军史工作者们却认为这支部队规模太小,而且所执行的任务也与正统的机械化步兵有很大的不同,更倾向于将其视为装甲部队发展史中昙花一现的某种特殊编制。就像同样是绽…””放过眩目光芒却在战后不久便被中国人自己放弃了的装甲骑兵一样“只有三人受伤、一辆坦克受轻伤但还能开?”,身为装甲骑兵师唯一一个“装甲团”(注1)团长的杜阳应该是目前中国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的装甲兵指挥官之一了,但是彻底击溃一个近四千人的日军步兵联队却没有损失一个士兵和一辆坦克。也着实令他惊喜。之所以装甲骑兵师的伤亡率如此之低,与装甲骑兵战术更依赖火力杀敌而非是集群冲击的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但这却并不是装甲骑兵战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