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29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2 (第2/3页)

甚至苏联人出售的武器弹药也一样不能无视,而且其间还有很多难以复制的偶然性因素(比如那位突然暴病的鬼子师团长)的影响,才最终促成了这样的奇迹,但不管怎么样,更重要的还是抗联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以及东北人民的支持,否则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仅仅在“七战七捷”期间,抗联的伤亡人数就超过了20万(受伤人数存在着重复计算的情况),加上病患(包括冻伤)则超过25万,但是徐向前靠着他迅速捏合部队与“以战代练”速成新兵的特长,再加上高原出色的组织后勤工作,以及就地征兵(抗联收复的失地越多,这一招威力就越大。)与伤兵复员归队可以直接走封冻江面的便利,使得抗联主力部队依然维持在30万人上下,这一点即使当初曾经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白手起家拉起了十万大军的胡卫东也十分佩服。

连续不断的胜利令抗联上下信心爆棚,即使估计关东军可能获得增援,他们依然打算继续向着敌人的纵深进攻,但考虑到被敌军切断后路的风险,徐向前还是选择了哈尔滨作为抗联主力部队的下一个目标,而不是容易遭到日本关东军主力与朝鲜日军两面夹击的延吉。

哈尔滨虽然位于松花江以南,却同时又是北满最大的城市,而五条铁路在此交汇、一条大江从旁流过又令其成为了东三省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其战略价值之大可想而知。日军的要塞工事虽然偏重于伪满与苏联和外蒙古之间的边境线一带,但哈尔滨这种战略要地的防御他们也绝不会疏忽的注1:因为中国整编师的出现,日军也尽可能地加大了部队编制,但为了避免指挥混乱,鬼子只是在原有的框架下增补兵力,比如守备队依然是6个大队,但每个大队的兵力却由原来的800人左右增加到的1200-1500人。

第三百四十四章大阪兵

事实上之前徐向前没来的时候抗联就已经领教过这个城市有多么难打了。不过现在有了更擅长大兵团作战、对于城市攻坚也颇有心得的徐向前作为主帅,抗联本身的实力也较当初有了很大的增强,因此抗联上下还是跃跃欲试地想要一雪前耻。徐向前本来就是赤色党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