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29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1 (第2/3页)

数量作为储备,从这一点来说,抗联这一年多来能够如此迅速的发展。与其打通了跟苏联之间的交通路线、从而打破了日军对抗联的全面封锁,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或许是由于历史上普遍身材矮小的缘故,日本人对于一切可以增强国民身体素质的办法都十分重视,甚至不惜为此向外国人“借种”,而不会影响血统纯净性的体育锻炼与营养卫生自然就更受重视。就拿营养学来说,日本早在1937年就颁布了,这在列强之中也算是比较早的了。不过,由于目前世界上现代营养学的理论还远未成熟,甚至就连钾这种需要量极大的营养素都还未被发现是人体所必需的。因此日本的营养工作水平自然高不到哪儿去,为普通人服务都很勉强,更不要说是专门给军人设计营养方案了,而针对寒带作战的特殊膳食就更谈不上了。

相比之下,中医之中营养学的比重其实相当大。虽然理论体系不如现代营养学那么系统,但是其中的很多结论直到21世纪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更不要说是现代营养学才刚刚开始起步的现在,光以实践来说。甚至比那些西方医学培养出来的营养学家还要高明不少。只是由于民国时期的中国医学界普遍崇洋媚外,只看到了中医在治疗传染病与外科方面的不足就大多对其全盘否定。即便是支持中医的也只是想方设法在治病上跟西医较量,却都普遍忽视了中医在“养生”等治疗以外的其他领域的独到之处。

但来自21世纪的胡卫东对此却是十分清楚的,在他的鼓励和引导下,边区的中医名家与他们的年轻弟子们开始将研究重点转到了养生保健与自生性疾病(即并非因为外来病原体、而是由于人体自身出了问题而患上的疾病,比如肿瘤、心血管病等等。)的防治上来,而太祖“中西医结合”的思想更是令吴宪等现代营养学家眼前一亮,纷纷从中医理论与实践中汲取有用的知识,再加上胡卫东这个穿越者给出的一些后世常识,中国的营养学一下子就走到了世界的前面,而抗联官兵现在从中受益不过是其牛刀小试而已这种种因素便导致了“我军很困难,但日军更困难。”,因而徐向前毅然决定顶着漫天的大雪和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