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84 (第3/3页)
始疯狂地向关东军增兵,力度之大仅次于华中派遣军,使得关东军很快就有足够的力量保护伪满的大中城市与交通线,而东北的铁路交通又十分发达,尤其在日军屯驻重兵的南满地区,杨靖宇领导的南满纵队更是因为关东军二十余万大军的疯狂围剿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险之中,好不容易建起来的长白山根据地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几乎全都重新变成了游击区,甚至完全沦陷。一度发展到3万多人(包括民兵游击队)的南满纵队兵力迅速锐减到万人上下,根据地群众虽然在地方党组织和民兵游击队的帮助下大多及时转移,但却依然有七八万人死于日寇的屠刀之下对杨靖宇和南满纵队恨之入骨的日军在长白山根据地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灭绝性政策,只要是围剿过程中见到的中国人无一例外地全被屠杀,土地空出来无人耕种他们便从别地移民,日本人被抗联杀得不敢来了,鬼子就将朝鲜农民驱赶过来,就算被中国人杀了,他们也无所谓,甚至还因为减少了朝鲜人口而感到高兴。而因为无论哪种情况都对日本有利,关东军做起来就愈发毫无顾忌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极端的做法注定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它不但会招致国际舆论的谴责,更会导致原本心存侥幸的民众也开始拼死抵抗。但是目前西方列强普遍对日军采取绥靖政策,即便是南京大屠杀被公诸于世的时候也没哪个国家对日本采取措施,就更不要说是这些因为单次规模较小而相对没那么触目惊心的罪行了。至于后者,从大局来看确实不利,但在南满日军兵力超过杨靖宇部十倍乃至几十倍的前提下。鬼子完全丧失人性的做法却反而难以破解。因为日军集中兵力对根据地各县“定点清除”的时候,每次集中出动的兵力比各县的总人口还多。这种情况下当地抗日军民无论怎么抵抗也很难击退日军,反而南满纵队却为了掩护乡亲们转移而一次次地遭受重大伤亡,实力越来越弱。而如果放弃掩护群众转移,且不说这样做违背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就算真的狠下心来这么做了,群众被杀光后,抗联还依靠什么在南满立足?面对这一近乎无解的困境,年仅15岁却已经成为南满纵队司令部首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