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28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0 (第2/3页)

将徐州空域的主导权夺回去了。不过由于我军的飞机和飞行员这段时间以来损失也非常大,因此胡卫东并没有仗着空中优势就要本方的轰炸机对敌狂轰滥炸,而只是让战斗机确保战场上的制空权,再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十五集团军的炮火优势,尤其是射程相对较短的迫击炮更是因此可以大胆地尽情炮击(注1),给予日军以极大杀伤的同时,也将日军的机枪火力完全压制,步兵冲锋的伤亡因而大大降低,这种打法虽然与苏联原版的有所不同(咱们可没那么多坦克装甲车),但却正是“大炮兵主义”的真谛。

而轰炸机胡卫东也并没有完全忽视,对于那些敌军炮兵阵地以及抵抗特别顽强的地点,集中使用轰炸机进行空袭。往往可以收到奇效,尤其是近期开始成为中原边区兵工厂航弹分类中生产重点的集束式空爆航弹(子炮弹为空爆弹)对于野战工事中的敌军而言,杀伤力更是只能用恐怖来形容,甚至就连胡卫东极其重视的云爆弹,在这种开阔地带的战斗中也没它好用……

不过,作为秘密武器的云爆弹也还是发挥出了奇效,虽然在这次战役中,它对敌军的杀伤能力其实比不上空爆子母弹,而生产成本反而更高(主要是因为产量还低,随着产能的不断增加。云爆弹的造价最终会降低到跟普通弹药差不多。),而且因为还未正式开始批量生产的关系,胡卫东手头也就几千发可用,而且还都是试验型炮弹,各种口径都有。但是云爆弹与依靠破片杀伤的传统弹药相比,虽然同口径下的有效杀伤半径差了至少30%(也即是只有一半的火力覆盖面积),但却有着一个独一无二的优势……

举例来说,一发所谓有效杀伤半径达到一百米的常规炮弹,其实只有在距离爆心十几米半径之内的范围中能够依靠其可怕的冲击波确保杀死所有敌人。而在此范围之外却主要、甚至是完全依靠弹片杀伤敌人,由于爆炸存在死角。加之工事的作用,实际效果并不像数字显示的那么可怕。空爆弹与子母弹出现后,弹片飞溅的死角大为减少,但想要杀死火力覆盖范围内的全部敌人却也依然是不太可能的,而一块阵地上只要有少数敌人幸存下来并坚决抵抗,就会大大延缓我军的推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