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葬礼_分卷阅读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 (第2/3页)

使人痛苦,什么会使人快乐,东桁与人相处的一条原则,跟他相识的人更都明白,不能让人快乐,起码不要让人不舒服吧。但是对于专业,他有他的坚持,虽看似柔和,其实强硬,因为是原则,无法退让。

他从来潇洒,就像古代的诗人剑客,手握笔剑,腰悬酒壶,便可恣意天涯。现在的他又何曾不是一个剑客,为电影仗剑天涯。真是让人羡慕啊。

葬礼一般还是需要主持人的,东桁葬礼的主持人是他生前亲自上门请求的,是一位画家,对东桁的画面审美有重要影响的人,是中国八十年代最早一批的留洋艺术家,流浪在世界艺术中,不拘不束。

说是主持人,其实只是简单的串起大家的说话秩序而已,他没有煽情,甚至看不到哀伤,对他来说,他的这个老友只是肉身的消逝,但是精神和艺术都永存,作为符号存在于世间,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死去。

比起对逝者的哀挽,他更多的是对逝者有尊严的离去的欣喜,东桁的离开非常体面,不是经过病痛的折磨,慢慢的消弭了他的艺术性,他依然是一个艺术家,在家人和医生的见证下,自己按下注射开关,决定毅然的死去,不接受病痛的缓慢屠杀。

他的离开,不是新闻报道中惯常听到的,某个人经过长久病痛折磨,住院多日,某个时刻抢救无效离世;也不是在天灾人祸等不可预知事件中离开;他即便是死去,依然是拥有绝对自主权的,他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时,他神志还是清明的,医生说还剩下几个月的世界,他竟可以那么坦然的接受,务必将自己手头的事情处理好,包括最后一部电影的收尾和死后财产分配,顺便安排好自己的葬礼。

第5章

艺术是东桁的人生标准,而最后关于他的一生,竟可以用电影这样的艺术语言串起来,成了一部恢弘巨制,这是绝无仅有的,或许他的最巅峰的艺术成就,不是改变了电影院语言的,而是他这未曾停下追逐脚步的一生。

画家请上了东桁的另一位挚友,早年作为偶像出生,拼搏半生才得到电影界认同的大角—何醇。

何醇以前是典型的奶油小生,那年月前盛行这样的长相,他就是因为一张好面相而被人挖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