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人间_分卷阅读22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6 (第2/3页)

仗,作为背后有资本财阀支撑的组委会,目前来看,这场架人家也没输,只威望大不如前。

说来好笑,就因为江鸽子是第一个站出来,指着萨霍兰坟头大骂的人,作为报答,十号厅只要是个人,就最少能混上个艺术学徒的头衔。

那些民间评委也好,国际各艺术团队的专业评委也好,到了最后,他们是压根就不看作品,只要是十号展厅里面的人,就按照人头给他们堆票。

到了最后颁奖日,连那些在接待大厅的陪着照相,跳舞,敲鼓的那些汉子丫头,竟都混到了初级艺术学徒资历,算作一跃入行,从此世界立刻不同起来。

虽然是最低艺术资历,人家桃子她们,如今每月享受楚国国家艺术补贴金一贯,常辉郡,郡内艺术补助金一贯,九州艺术补贴金一贯。

更不用说,大家如今都算作是有了铁饭碗的人,就在飞艇站对面的新舞台上,每月最少十场迎宾舞蹈表演。

按照九州艺术家保护条例,这个动态艺术艺术学徒做表演,基本薪金,起步每月最少也在十贯,甚至他们还有各种其它福利,像是服装补助,化妆品补助,夜餐补助,高低温补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等……

一下子,从码头建筑工人,忽变成民艺学徒,整个老三巷舞蹈队,这两天就难免有些精神恍惚,接受不能。

这就艺术学徒了?

以后即使坐在家里不干活,也能拿钱儿了?

这是做梦呢吧?

年轻人是这般,那些老太太,小媳妇儿其实也这样。

像段四哥他妈,段家的老太太,人家现在是民间面点塑形艺术高级学徒,这就跟那些搞接待,敲锣打鼓带蹦跶的有所区别了。

拿待遇来说,老太太每月开始享受的国家艺术补贴,是十贯起步。并且,像是段奶奶这样的高级面塑艺术学徒,老三巷有最少二十五位。

老段家这次算是走了大运,除了老太太能拿数额不少的补助金,段大哥他们在飞艇站敲鼓作秀赚大钱儿,他家还出了两位实在的府级艺术家。

烫葫芦的段四哥,做拼花艺术的段四嫂子。

艺术家与艺术学徒,这待遇压根就不能对比,基本的生活补助完全可以不必计算了。

像是段四哥曾经五文一个的烫葫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