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5 (第2/3页)
要爬到朕的头上来?来人……”景骊收到卫衍的奏折,有些疑惑是为了什么事,结果翻开来一看,顿时肝火旺盛起来,一掌拍在御案上,震得案上的茶盖砰砰作响。不就是一封家书吗?不就是那天把他说得哑口无言无可辩驳吗?难道卫衍他自己辩才不佳、不善言辞,说不过他,也成了他的错?竟然能把这些事和江山社稷的安稳联系到一起,长篇大论把他好一顿批判,好像他真的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大坏事。这难道真是坏事?他为什么要命卫敏文送家书回来,还不是因为心疼卫衍,最后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简直就是把他的一片好心当成了驴肝肺,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好好教训他一顿,以后可还了得。盛怒之下的皇帝陛下,早就忘了这封家书之所以会出现的真正原因,当然就算他还记得,他也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错。“命永宁侯即刻来见朕。朕倒要看看,他敢不敢抗旨不遵?”他怒气腾腾地下令。“陛下息怒,陛下息怒,侯爷还在气头上,此事须从长计议……”皇帝嘴里嚷嚷着要好好教训永宁侯,不是第一次,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至于每次“教训”的结果如何,众人都心知肚明。永宁侯稍微皱一下眉头,皇帝都要心疼,马上就会去哄,怎么可能下得了手教训他?既然皇帝的教训根本就当不得真,永宁侯时不时就要往皇帝头上爬,又有什么可奇怪的?而且,目前永宁侯还在生皇帝的气,抗旨的可能性是九成九,难道到时候他们真的把永宁侯绑回来?这种事当然不可能。若有人敢这么干,就算永宁侯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皇帝气消了以后,也饶不了他们。这些情况,雷霆震怒的皇帝陛下不记得,他身边的人可一刻都不敢忘,故虽有人上前待命,却不肯立即应声而去,而是冒着被皇帝迁怒的危险,悄声提醒皇帝。景骊气怒攻心之下,忘了这回事,被人这么一提醒,他又迟疑了起来。把卫衍弄回来收拾一顿,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只是这么一来,他最近的讨好岂不是前功尽弃,而且就算收拾了,也不会有他想要的结果,若是完事后,他再花上大量时间安抚,还不如不动手。只是,就这么放过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