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7 (第2/3页)
然而耐森有这样的市场吗?”此时赵安的表情仿佛就像一个眼中只有金钱的商人,他只是想趁着,灯塔国涨价的时候大赚一笔而已。如果这是赵安的真实想法,那耐森对于赵安来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在一番沟通和谈判之后,耐森最终和赵安签订了5年的长期合同。规定五年之中耐森每年向食安提供一定量的大豆。只不过对于大豆的价格,赵安提前作出了约定,以580灯塔币进行交割。这已经是耐森和赵安协商之后的价格。一开始赵安提出的价格是550灯塔币,这个价格已经足够让耐森喜出望外了。他们的生产成本也就530左右,和灯塔国比起来的确高出不少。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办法和灯塔国争夺国际市场的原因。在耐森的考察只持续了五天左右,因为耐森所能提供的大豆不足赵安计划的1/10。赵安不得不在墨东弟国内到处奔波,寻找下一个合作对象。类似于耐森这样的现代化企业还比较够好沟通,但墨东弟还有很多中小型的农场主,成产模式落后、大豆种类不统一……在六月份的时候,赵安在墨东弟成立了公司,并且聘请了很多本地人。有这些本地人的陪同,赵安挨家挨户亲自去拜访农场。然后与这些农场主进行谈判,希望能够签订长期的大豆供给合同。四个月的时间,早晚一共走访了20多家农产品公司,与100多个农场主签订合同。终于最后的预计产量,堪堪达到了赵安的目标。没有人能够想象,赵安在这过去的四个月里遭遇了什么困难?有的墨东弟农场主很排挤外国人,他们只愿意和说西班牙话的人进行交流。哪怕赵安在墨东弟成立了公司,他们依然拒绝与诏安进行交易。除了国别的歧视以外,还有各种试图狮子大开口的商人,其中不乏很多聪明人,他们已经看准了赵安的计划,试图抬高价格,赵安不得不与他们周旋。收购价格必须同一,否则一旦泄露,其余的销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