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 (第2/3页)
不在意。甚至会希望华夏牛奶产业越乱越好,因为他们知道华夏牛奶越差,华夏高端牛奶市场对于纽西兰的依赖就越大。赵安从来就没有把最后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纽西兰政府身上。那华夏政府会对这件事情严查到底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华夏政治一向讲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现在“三聚氰胺”根本就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十几名受害者在十几亿人口这个基数面前算是大问题吗?在某些人看来或许无足轻重,但在赵安看来人命关天!其实在插手“三聚氰胺”这件事的时候,赵安就已经预料到自己会面临到的两难。如果在2000年这个时间点干预国内牛奶产业,就算想方设法让国家进行整顿,最后处罚力度也不可能太大。绝对不可能想2008年那样,数以千万的网友在网络上声讨四牛集团,四牛集团最终破产,成为食品行业里的一块警示碑。或许从功利主义的观点来说,牺牲这四五年患病的孩子,等几年条件成熟后,一次性将华夏奶业整顿成功、永绝后患更划算。而且到时候社会舆论也能够成为很好的推动力,让华夏所有的群众一起推动奶业的改革。但如果等几年再敢于,那这几年中,因为“毒奶粉”而患上大头症、肾结石的孩子们怎么办?他们何其无辜啊!赵安没有办法眼睁睁看着那些惨剧的发生,哪怕与他本人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赵安决定一定要在2000年内迫使华夏奶业进行改革。当然他也知道这件事绝对会付出代价,但没有关系,他赵安把所有的后果都承担下来吧。于是在央视新闻播出,政府内部的“红头文件”下发之后,赵安拿着这两样东西再次去找汇美的负责人索罗。“索罗先生,今天我是来找你商量一下解约的事情。”“赵先生,这是何必呢?我们提供给食安的奶粉都是在纽西兰生产,然后运输至华夏的奶粉,产品质量方面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