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8 (第2/3页)
奴。”狸奴即猫。这主题虽稀少,但也不难,很日常化,诸位美人家中不少都养过猫,自然不陌生,作诗题字信手拈来,一个个如学生面对私塾老师问答般,争先恐后道:“白猫扑蝶影,浅纸映梅花。”(我家的白猫爱扑蝴蝶,那调皮的猫爪走过我的纸上,印下一串串可爱的小梅花)“风雪呼啸过,狸奴贪毡暖。”(窗外风雪很大,天气很冷,我家的猫贪恋温暖,躲在我的毛毡里不肯出来)“村溪闻犬吠,野径寻猫踪。”(村头听到不知谁家的狗在叫,惊坏了我的猫,我现在到处在野路边寻找它)这些诗句浅显直白,没什么惊艳之处,但完全是做诗的秀女平时生活化的体现,便显得十分生动有趣,作诗也十分快。谢厌凤目中浮现笑意,道:“好诗,皆有赏。”更加起劲,赏赐也源源不断。秦曼曼却一愣,贝齿咬着牙,完全忆不起自己的九年义务教育中有什么跟猫有关的诗句,于是精神很是恍惚。等她好不容易想起有关猫的一字半句时,结果皇帝又换主题了,这次变成了“豆腐”,秦曼曼彻底震惊了,心想为什么都是这么冷门的主题,历史上肯定有不少描写豆腐的诗词歌赋,但问题是她从没背过!她知识储备完全不够,外加腹中文墨比不上场中这些从小深受熏陶的土著,听着谢厌口中慢条斯理的“赏。赏。赏。”被赏赐的美人个个欢呼雀跃。她绞尽脑汁,憋了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字,只能一口气哽在喉咙里,急得满头大汗。王蔷刚得了赏赐,见秦曼曼如此,心中好生畅快,她捏着柔软的丝帕,故意含笑道:“姐姐不是自诩才女么,这般简单的主题,姐姐怎么不作诗呢?妹妹还想看看姐姐的杰作呢,莫非姐姐从小到大都没吃过豆腐?所以不会作诗?那真是稀罕!”虽是惊讶,但那嘴角的笑容别有深意,眼中的亮光也告诉众人,她明晃晃的不信。其他采女也很配合地拆台道:“怎么可能没吃过呢,大街小巷的都知道,姐姐所在的秦府,每月都要专门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