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1 (第2/3页)
生。桑晓已经不记得自己那日说了些什么,不善言辞的她,挖空心思地说着一些安慰人的话,但是她很清楚,在受害者面前,一切安慰的话语都是苍白而无力的。她陪着黄笙在外面呆了一个晚上,在这期间,黄笙的家人,甚至没有捎来一个电话。第二天清晨,第一抹阳光从地平线升起,黄笙木木地看着那抹光亮,眸中泛起了一丝生的希望。黄笙说,她要告他。犯人入狱,本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桑晓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件事情到了后来,竟然会是那样的发展走向。证据确凿,当事人甚至没有辩驳与否认,只是一个劲地强调他是学业压力太大之下的“一时冲动”。男方家长道歉的态度倒是诚恳,不停地找桑晓的父母,表示愿意给予经济赔偿,希望能够协商解决。黄笙能原谅吗?当然不能。但是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她的父母,在收下8万精神赔偿金之后,不仅原谅了男方,还劝诫女儿适可而止。他们说,不想把事情闹大,他们丢不起这个人。真是可笑,原来受害,竟成了丢人?黄笙不甘,不忿,她不需要虚伪的道歉,她只想看到那个男生锒铛入狱。所以,她选择继续抗争。她把自己的经历发到了网上,希望能够博取社会关注,事实上,关注度有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让人难以承受的恶言恶语。“高三学生,那么晚了不回家在外面逗留,可不就是自找的么……”“一个巴掌拍不响,穿那么少在外面浪,也不知道在勾引谁。”“啧,多大人了,一点自保意识都没有,出了这事能怪得了谁?”“真受不了,人家都赔偿过了,还想怎么样啊?就是一张膜而已,出去卖还不一定能卖到这个价呢!”……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是键盘侠。他们在这里宣泄负面能量,因为言论自由,他们永远不会想到,网线另一端,当受害者看着这些诛心之语,会有多么崩溃。诚然,网络上有很多温暖的陌生人,给她鼓励,帮她想办法,但是千万句安慰,都抵不过一句诛心之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