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3 (第2/3页)
是小夏的老师,凭什么不去?我就去!我还要带上阿萱一起赴宴,气死他!”杨邺冷笑道。不但老婆要带上,几个儿子并孙子也要全部带去,这些小崽子们可都是他和阿萱亲生的,馋死那个老东西!是的,没错,姜彝这个老宅男,被梁王殿下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趁着梁国大乱,一口气带着徒弟们跑出梁国,借道赤水河一路投奔西南诸城而来。许是吃够了识人不明的苦头,这一次,姜彝并没有贸贸然地投递名帖拜见夏小桥,而是偷偷摸摸地和徒儿们换上平民百姓的衣帽,在历城上岸后,混在流民中过了好几天。他要仔细观察一下,这位在百姓之中享誉盛名的夏城主,到底是真善人还是伪善的伪君子,别又是一个梁王,那他这辈子的名声可就完了!正是这几天的流民生活,让姜彝彻底安下心来,决心留在西南辅佐夏小桥问鼎天下。因为,夏小桥并不是梁王那样嘴上说说的,对待这些流民,他是真的想让这些人在这里活下去!姜彝等人和那些同一批抵达的流民,先是被引到了一处新建的泥砖房里,然后就是登记,手头有余钱,愿意留在城里生活的,他们自然欢迎。那些真的一贫如洗的百姓,当场就领到了十天的口粮,每人每天两斤的黑面,足称的,没有掺杂任何的砂子杂粮!有愿意干活的,还给介绍工作,每天也能赚几文钱,那些原本还心怀忐忑的流民,到了这里,吃了两顿饱饭,每天干活还有钱拿,谁还愿意回去?一个个都恨不得立刻赚了钱在西南安家落户!他们可都听说啦,如果能在西南落户的话,开荒三年之内都不收税呢!本地人还有各种福利,比如说半价买盐买粮之类的,和这里的安民政策相比,原先在梁国的那些所谓的安民政策,实在是个人都能看得清到底谁才是真心为老百姓好。这些无缘无故被梁王“送”出故乡的北地百姓,原先还有些故土难离的不舍,可是,到了这里他们才发现,或许,梁王这个杀千刀的,这次还真的替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哩……自以为将一个大包袱甩给了夏小桥,等着看好戏顺便借道南下的梁王,万万没想到他以为是“包袱”的那些流民,对于夏小桥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粮食钱财他不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