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妖痣 第112节 (第4/5页)
性情多思,不论是出于担忧,还是出于害怕,在探听完清思殿的消息之后,多半会传唤顾菀作陪——皇上是下令皇宫众人无事不可走动,但谁敢管到太后头上去? 果然如顾菀所预料的,在用完早膳不过半炷香的内容,李嬷嬷便来了。 “奴婢见过肃王妃。”李嬷嬷唇角有着暗含担忧的微笑:“太后娘娘传您去寿康宫一趟。” 她抬首,见顾菀身形纤盈,眉尖微蹙,行走时不时抬眼望向清思殿。 一双明眸眨动两下,那红痣就似黑暗中的一点线香,晃得人心神沉荡,不自觉地心软下来。 李嬷嬷就不由自主地上前,多说了几句:“太后娘娘因母家表亲之事,对清思殿中颇为忧心,偏皇上不许任何消息传递出来,故而烦闷不已,兼之怕王妃独身害怕,所以传王妃过去说几句话。” “奴婢知道王妃重情,必定是担忧清思殿中的诸位长辈,不若先去寿康宫,与太后娘娘商议派人送物之事。” 闻得李嬷嬷这几句话,顾菀就放心一笑,软声道了谢。 坐上轿辇时,心中不免有些庆幸:幸而在后宫中行走,太后均是指派细心的李嬷嬷来,若是擅长打哈哈的李公公,恐怕她要费好些心思,才能婉转得到这句话。 顾菀的确对留在殿中的镇国公老夫人、靖北王妃、康阳郡主、张瑛与柔安公主颇为担心。 照着殿中寂寂无声、除侍卫与慎刑司之人外再无往来的情形,里头大多数人,应当是几乎一夜都没睡没吃。 闺阁女子身子本就偏弱,如此下来,定然是受不住的。 可顾菀在皇上眼中,不过是新过门的儿媳妇,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小辈。 惟有借着太后的名头,才能将些提神饱腹的物品送到她关心的人手上,还不会惹了皇上的眼,觉着她自作主张、趁此机会笼络人心。 等到了寿康宫,顾菀对着眉眼间愁绪涌动的太后,莞尔一笑,走到太后的身后:“皇祖母,孙媳为您按揉按揉额头,好不好?” 太后撑着一笑,长叹一口气:“幸亏还有你在外头,能为哀家解忧,不然哀家就要烦闷极了。” 顾菀伸手敛目,含笑不言,只一点一点、仔仔细细地为太后按揉额角,再说些轻松不逾矩的笑话分散太后的心神。等太后展颜之后,她才顺道说起,曾听谢锦安讲过太后母家的那位表亲,很是有真才实学。 “哀家瞧着也是呢,不像是那等投机取巧之人。”太后颔首,眼中的笑也放松许多。 趁着太后真正放松下来,她婉转提起清思殿中的女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