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0 (第2/3页)
,武力强的鄙视武力弱的。在这堆鄙视链里,明明是仅有的几个公爵国的宋国,却非常神奇地位于底端。好吧,其实也不难理解。谁让宋国是商之遗民的国家呢?在一堆的姬姓诸侯里,子姓的宋国简直不要太显眼啊!宋国有许多礼法还采用是商代遗制,但是有一点,却和许多姬姓诸侯国一样。那就是公族干政,世卿世禄。公族,也就是各国的宗室,公子公孙们的后代。各国的国君们,生下的子嗣只有一个能继承君位,但是其余的子嗣,成为卿之后,也能拥有自己的封地——即采邑。乐原就出身于宋国戴族的乐氏。戴族在宋国的公族里,算是显族。宋国的十一代国君谥号为戴公,他的嫡子继位为国君,其余诸子则成为宋国的卿,戴公的公子们的后代,便统称为戴族。按照周制,“大夫不得祖诸侯,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什么意思呢?国君只有一个儿子能继位,其余的儿子则成为士,也就是普通的贵族。周天子之下,各国爵位承袭是如此划分的:国君——卿——大夫——士。按观念,传五世之后,便与最初的诸侯祖宗“亲尽”,不能再用之前祖宗的姓,也不算是一族人,要自己另立氏名。当然,实际实行的时候,一般到公孙之子的时候,就会另取氏名了。戴族就是宋戴公的公子公孙们的后代组成的,戴族之中,比较出名的有戴氏、乐氏、庄氏、华氏等。宋国的六卿里,就有戴族华氏的人。按照世族之间互相提携的习惯,戴族的其他几支发展得也颇为不错。当然了,前头已经说过,公族、世禄世卿制度,是在许多其他诸侯国里也存在的。乐原的两个师弟,就分别出自于鲁国“三桓”之一的季孙氏和晋国六卿之一的荀氏。乐原一度以为师父是有什么名门子弟收集癖。直到,师父收下了小师弟,又带着他们来到了楚国。乐原跟在师父身边已经有六年了,三观已经和师父同化,但是……地域黑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