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 (第2/3页)
/br>关键词:青少年自杀率;上升趋势;见字如晤……我曾在少年时期始终保有自杀意念,并且在高中时期有过自杀企图。除去我是那种具有生物学抑郁气质的孩子之外,还与我家庭与学校遭遇密切相关。父母在一个高度压力社会的情况下将异化的精神状态向下传递,使得作为子女的我将严厉的苛刻要求内化,进行“高道德标准”的超我,从而极度厌世。在学校里时,社会的风气仍然通过成人影响着每一个儿童。单纯的智育作为压倒性的教育活动,德育或沦为口号化空洞的道德灌输——表现为行为方式上“学习与考试”的机械化和程序化。导致处于心理发展关键期的青少年身上明显出现了冷漠、孤僻、没有同理心的情感特征,人格发育严重不良。……其实自杀者就像一个一块橡皮,无论单方面的压力多大,都不足以自杀。导致自杀的其实是内心的纷扰,压不断的橡皮轻轻一扭,就会断裂开来。我第一次自杀时正处于半幻想半现实的精神特质之中,甚至具有想让血液发光的奇特想法,想来甚是好笑。青少年时期的我,看待死亡也许就像玩一把电子游戏一样,抱着无法通关就强制重启的大方豪迈。其实这些年我一直这么想。当我意识到死亡时,我的童年就结束了。原来我已经咬着牙走了很久很久。……结语:由于本文的定向受众读者应该只看得懂学术论文,所以本人尽量以一种去抒情化的学术视角来与你进行一个告别。上文提到的四种自杀原因定论之中,一为自罪自杀,二为殉情自杀,三为为了使时间停留在自己体内、保有最完美的自己而自杀,四为出于报复心理而自杀。你可能觉得我属于第四条,但其实不是。我并不属于以上任何一个分支范围。这么多年,我做成了成千上万种的药,临了临了,把自己也制成了一味药。我希望你能就此惊醒,忘了我,然后痊愈。算了,既然我此生再也逃不开你的目光,你也要记着我才公平。——那我就愿你一边念着我,一边长命百岁,儿女双全。参考文献:[1]国际预防自杀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