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鱼龙舞】第八卷 说时依旧 60 (第8/9页)
堂内的摆设与寻常人家无异,只不过居间供奉祖先的神桌换成了佛龛,几把酸枝僧帽椅排成两列。神桌旁斜靠着一块竖直的泥金匾,虽不甚新,却无风吹日晒的痕迹,仿佛早早便拆下闲置;上头所写,赫然是“无乘庵”三字。 探访无乘庵的顺序排在养济院之后,是有原因的。 观心庵颇受官民推崇,县内香火不断,知之者众,无乘庵却少人听闻,仿佛出了东海武林,惟明师太的名气还不如养济院的比丘尼。 所幸客栈的堂倌是当地土人,依稀记得幼时村外有座新邸,庙不像庙,主人是名出手阔绰的尼姑,从不纳香客,遑论祈福建醮做法事,日子久了村人也无意与她来往,就当是住了个离群索居的隐士。 在他的童年印象里,尼姑不仅应该通晓作法驱邪、接生顺产,有时还会治病拔牙,迎来送往无所不包,就是把东海本地信仰的巫觋与佛门僧侣混作一处,放任想像失控的结果,因此对这个什么都不做的尼姑记忆深刻。听贵客问起庵堂,才当作趣闻讲了出来,被应风色暗记于心,是“疑似无乘庵”名单上的第七顺位。 若非竹帚少女引他们来此,光是一一走访清单所列,起码要花上几天的时间。 以江露橙在降界中的表现,不像被长期软禁的模样,洛雪晴的母亲将她寄在观心庵,却不肯透露去处,可见有麻烦的是洛氏母女而非江露橙。 若非如此,庵中女尼必会限制江露橙的行动,并矢口否认她在此间,以免仇家追至。能被鹿希色随口乱编的老桥诱得直承其事,证明在中年尼姑心里,保守江露橙的行藏,还比不上她未婚有孕紧要。 然而毕竟是他人所托,不能轻负,故让竹帚少女往江露橙近日常去的地方找找人,叮嘱她早些回来之类——应风色因此盯上少女,岂料一石二鸟,竟寻到无乘庵来。 应风色打量内堂,确非佛门精舍的模样。惟明师太出身唐杜玉氏长房,乃家主独生爱女,非但是名门中的名门,更是明珠里的明珠,纯以富贵论,决计不在当朝公主之下。 恁玉家老爷如何溺爱纵容,终究不能眼睁睁看爱女割舍尘缘,断情绝爱,便出钱给她修了屋舍,总希望能回心转意,重投怀抱……亲情与意志拉扯的结果,就是这座不伦不类、没点样子的“庵堂”。 江露橙到后厨沏了茶来,一一斟上,一口一个“鹿姊姊”,叫得十分亲热。储之沁抿了一口,蹙起描黛般的俐落刀眉:“这不是我拿来的‘湖雨香’啊,水也不对。妳怎么弄的?那坛东皋岭雪静置而成的‘三秋沉龙水’呢?”听江露橙回了几句驴唇不对马嘴,顿生不耐,索性拉往后进,眼见为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