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秘史(更新至600章)_分卷阅读28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81 (第5/5页)

豹就为罕见,许多候水鸟在季节迁徙中常出没此处的湖泊。

    尽管气候和地形条件极端,昆仑山及毗邻地区还是养育著常住及流动人口,北坡上有来自绿洲的维吾尔人,偶有蒙古人,藏北的南部,西藏游牧民已经占用大片从前被放弃的草原牧场,从敦煌至拉萨的铺设公路为青海居民区服务,从柴达木盆地狂风肆虐的沙滩崛起的现代城市格尔木,是一个铁路终点,从塔里木盆地绿洲而来的其他数条主要公路穿越昆仑丛山,卡车将蔬

    菜、建筑材料、汽油和杂货运至最僻远的居民区,并将诸如石油、纯碱和煤炭一类原料从产地运往附近城镇。

    昆仑泉位于昆仑河北岸著名的小镇纳赤台正中,海拔三千七百米,是一泓优良的天然矿泉,被视为昆仑奇观,纳赤喷泉,一大一小,相距五十米,大泉在青藏公路路边,泉眼周围用块石砌成外圆内八角形、高一米的泉台,泉口直径一点六米,泉眼水深一米,旁边有一出口,昆仑泉泉水很旺,日夜不停地向外喷涌,不时翻起层层小浪花,并发出响声,全年水温恒定为二十度,泉池四周由花岗石板砌成的多边形图案,中央一股清泉从池地蓦然喷涌而出,形成一个晶莹透明的蘑菇状,将无数片碧玉般的花瓣抛向四周,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又似无声四溅的碎玉落入一泓清池,然后奔向滔滔的昆仑河。

    至今在纳赤喷泉还流传着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在此歇息的传说,相传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随身抬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当公主一行来到昆仑山下的纳赤台时,由于山高路遥,人马累得精疲力竭,于是,公主命令大队人马就地歇息,当夜做饭时,才发现附近没有水,大家只好啃完干粮,和衣而睡,第二天早上,人们醒来时,发现昨晚放释迦佛像的山头被压成了一块平台,离平台不远的地方,一眼晶莹的泉水喷涌而出,淙淙流淌,人们一下子明白,这是释迦佛把山中的泉水压了出来,虔诚信佛的公主为了表达对佛祖的敬意,把自己身上的一串珍珠抛在泉眼里,泉水变得更加清凉甘甜,由此人们把纳赤台称为“佛台”,把昆仑泉称之为“珍珠泉”,还有一个传说是创造神凡摩赴昆仑山瑶池之畔的西王母寿宴后归途中,饮兴未艾,信手把樽畅饮西王母馈赠的瑶池琼浆,金樽掷地,琼浆四溢,其乘坐的莲花神龛化为赤台群山,溢出琼浆化为昆仑泉,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泉水是昆仑山冰雪融化后渗入地下流动喷涌出来的,不仅澄澈清冽,晶莹透明,甘甜醇美,洁净卫生,加上这里海拔高,没有污染,被誉为“冰山甘露”,该泉水属低矿化度重碳酸氯化物、钙镁型矿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