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秘史(更新至600章)_分卷阅读23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3 (第3/5页)

国家安定,如果秦始皇信奉鬼神,那么这些话他是不敢公然刻在石碑上的,因为在信奉鬼神的人心中,“苍天有眼”,若鬼神看到这些字,便会迁怒于自身,只有用秦始皇不信鬼神这一说法,才能对石

    碑上有如此字样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既然他不信鬼神,那么对于求长生不老,也属于无稽之谈了,至于他日后自称“真人”,祈求长生不老,则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以及对掌握权势的无限欲望而滋生出来的了。??

    其二,“三神山”确有其处,且像中所记的那样伫立于海外,蓬莱并不是指今天的山东省蓬莱市,蓬莱市是当年汉武帝在此望见蓬莱山,因此修建的城市,以“蓬莱”为名,而“三神山”中所指的蓬莱,其实是今天的日本北九州,“方丈”,经近代史家考证,是今天韩国南海中的济州岛,瀛洲即琉球,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岛,古人之所以将这三座岛看作所谓的“三神山”,是受当时的科技条件及知识程度所限得出的错误认识。

    我们都知道,在海面上,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出现“海市蜃楼”的奇观,当航海者在大海上看到原本处于远方的岛屿突然出现在天空上时,就会以为是仙人居住之处,李白有诗云:“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指的大概就是这一点了,明明就在咫尺眼前,却总也觅寻不到那渺茫的烟波,也难怪李白怀疑它的存在了。

    其三,徐福一去经年,回来时两手空空,所带的数千人也不知下落,秦始皇也没问,然后又要了三千人,还有百谷之种、能工巧匠,仙人不食人间烟火,要这些何用?而秦始皇见此情形,问都没问,就答应了他,秦始皇是什么样的人,如此自相矛盾的说法岂能瞒过他?所以徐福出海就不是寻仙求药那么简单了。?

    有了这三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徐福出海的真正目的是奉秦始皇之命开拓海疆的,也就是说这是一次大规模的皇家探险活动。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多次巡海,已足见其对海疆的重视,开拓海疆,再展国土,是秦始皇的宏愿,另外中写道,方士把“三神山”“争言之于齐、燕”君主,“历时百有余年”,而两国君主也“莫不得而心甘”,这其实也是一种对拓疆的渴望,只苦于当时某个国家势单力孤,无力组织大规模的探险队伍,只能派这些方士零星入海,这样即使到达了“三神山”,也无力将其收入囊中。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力倍增,自然有能力组织这场大规模的开拓行为,所以刚刚完成统一大业后不久,秦始皇第一次巡海时便派徐福带人出海探险,而第二次则给到达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