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 (第5/5页)
通敌卖国的信笺,交于臣下,才使臣得知乘阴谋,最后才能顺利铲除叛逆。望皇上明查。 “什吗”郑理宗面带怒色斥道:“你不知道私放朝廷要犯,是死罪吗?” 何春不慌不忙道:“臣知道,但是臣这样做是为了陛下考虑!” 郑理宗面色有点缓和:“哦,那你道说说看?” 何春不慌不忙说道:“臣有三点理由,其一,眼下,金国在边境上囤积重兵,欲要南侵,朝 廷正是用人之际,如果,臣奖这么一位的将才处斩,那不是作了臆见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吗?其二是徐尚却有报国之心。臣之所以能得知王乘阴谋,全赖徐尚及时截获王乘通敌卖国的信笺交于为臣,因此为臣最后才能顺利铲除叛逆。这一点正好证明当初,为臣没有看错人。其三,如果陛下能招安徐尚,那么天下必将有更多有才能的人投效朝廷。所以臣从朝廷的长远利益出发,在得到徐尚不在与朝廷为敌,愿意等待圣上招安的许诺后。臣将他放了,望皇上明查。” “那你为什么不在奏折上写明此事,难道你不知道你已经犯了欺君之罪吗?”郑理宗继续盘问道。 何春振振有词说道“当时,臣是带罪之身,如果在奏折上写明此事,怕朝中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皇上面前进谗言。所以臣只好把这事情拖到现在面见皇上,当着诸位藩王和满朝文武时才说。臣本想过几日,才向皇帝进言,但今日,皇上册封臣那么重要的官职,臣为报答陛下,知遇之恩,臣才吐露自己的肺腑之言。” 宣政大殿又一次变得那样寂静无声,大家都在等待皇帝给何春最后“判决”,这时一位大臣站了起来,这个人就是尚书右丞金旋。他说道:“启禀皇上,关西王何春虽然有错,但是他是处处为朝廷所想,不应降罪。” 接着身材魁梧的兵部侍郎张明成说道:“启禀皇上,尚书右丞大人所言既是,关西王不应降罪。” 这时郑理宗心腹宠臣宰相刘絮如也起身说道:“启禀皇上,二位大人所言有理,关西王虽犯了欺君之罪,但念在他情有可愿,而且他这么做是为了朝廷,为了陛下,不应降罪,况且关西王立下两次大功,陛下仍然应该按圣旨加封于他。” 一向与何春不和的江陵王赵贺一看连刘絮如这样大臣也为何春说话,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兄长再不为他说话,恐怕外人说自己气量狭小于是也站起身来:“启禀皇上,我王弟虽然有错,但不应降罪,仍应该封赏。” 这时兵马大都督李伦博也站起身来:“启禀皇上,江陵王与诸位大臣所说的有理,如果降罪关西王,恐怕天下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