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末烟云之崇祯二年(2) (第1/16页)
29年12月6日
崇祯二年,九月。
守卫辽东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在九月得到探子密报,清兵准备长途跋涉攻打
蒙古边境的关隘防线,袁崇焕大吃一惊,紧紧写了奏疏上报朝廷。
在奏疏上这么写着:「九月己丑,袁崇焕以清兵欲西,先请驻宁远增戍关门,
至是遣参将谢尚政等往备。顺天巡抚都御史王元雅曰:此虗警耳。遣其众归,师
果不出。」
袁崇焕随奏:「臣守宁远,寇被臣创,决不敢侵犯臣界。只有遵化一路守戍
单弱,宜於彼处设一团练总兵。」遂以王威为请。兵部以王威新奉部劾,不肯即
予,留难移时。」
袁崇焕再奏:「盖崇焕自任复辽,殚精拮据;甫及期年,锦宁一带,壁垒改
观。正拟器械马匹,稍有头绪,决计渡河,惟虑蓟门单弱,请宿重兵。已特疏言
之,再疏催之。」
锦州。
袁崇焕站在锦州城上,瞭望盛京的方向,城上守备森严,兵卒林立,严阵以
待。祖大寿和赵率教随着袁崇焕来锦州巡查,检查这里备战的情况,兵卒的士气,
机械的数量。
「后金这是要长途跋涉,从蒙古入犯我大明吗?」袁崇焕道。
「探子的报告未必是实情,也许是做假象实要进攻我们。」祖大寿道。
「假如皇太极真要从蒙古进兵,他也太冒险了,他不怕我们打他老家盛京吗?」
赵率教道。
「不管如何,我也急急上了几道奏疏给朝廷,让他们提防皇太极,增兵长城
关隘,可是朝廷视我为虚警。」袁崇焕道。
「督师,那现在该如何是好?」祖大寿焦急道。
「是呀,怎么办,督师?」赵率教道。
「现在大明只有随时备战,再上疏朝廷,这样才是两全之策。」袁崇焕道。
袁崇焕接着带着祖大寿和赵率教直奔宁远巡查而去,待宁远也万无一失以后,
三人又回山海关。这时天色已经是晚上了,三人才回到山海关,这几天人累的不
行,祖大寿和赵率教倒下就呼呼大睡了。袁崇焕顶住疲倦,又来到自己的案子前,
把烛台移近新的奏疏白卷旁,再伸手从笔架上端起一支毛笔,再次给朝廷上奏疏。
袁崇焕的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