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45节 (第2/4页)
拜访我们村子。” “怎么又有使节?难道是皇太极还没有死心?” 张华上次故意羞辱皇太极派来的使节,认为皇太极不会放下贝勒的架子,再三招揽他。 被拒绝一次,还能说人各有志,要是被拒绝一次后,还主动将脸伸过来,那就是犯贱了。 “非也,此人自称是盐商张士诚的手下,前来游说我们与盐村通商。” “张士诚?好生熟悉的名字。” 张华皱眉,突然想起来,这不是元末盘踞在江浙一带,与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诸侯? 张士诚好像是盐民出身,不但帮助元朝廷运盐,而且夹卖私盐,来到这个世界后,张士诚又干起了老本行。 东部平原的势力,除了皇太极的八旗军,张华又发现了另外一股势力——张士诚的盐民。 陈乔沉吟:“我们夏村在内的十六座村庄,确实缺少食盐。若是有途径买盐,或许可解燃眉之急。” “我就怕张士诚坐地起价。如果张士诚控制了盐产,附近村落都要受制于张士诚。” 张华知道经济手段的厉害。 早在西汉,官府就实行盐铁官营,将盐视为与铁一样重要的战略物资,是税收的重要来源。 贩卖私盐,超过多少斤,就会被判以死刑。 张士诚主动找上门来,盐价必定不菲。 陈乔说道:“如果我们向张士诚买盐,以更高的价格卖给村民,还可赚取差价。” 张华对这位南唐大臣另眼相看。 果然,居于上位者,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如果将成本转移到村民头上,自然可行,因为他们是直接使用食盐之人。只是这样一来,张士诚依然获得了最大的好处……走,我们去会一会张士诚的使节。” 张华与陈乔回到村子,接见张士诚派来的使节。 张士诚派来的使节是一个武将,五大三粗,双手粗糙,有盐民出身的痕迹:“在下张士德,乃是张士诚之弟,特来与贵村谋定通商事宜,愿以盐换米。” 张士诚将其弟张士德派来交涉,可见其诚意。 不过,张华摇头:“你们也应当知道,在庄稼收获之前,各地缺粮,捉襟见肘。有米缺盐,还能勉强活着,有盐无米,难以生存。我可用铁和金银,与你们换盐。” 张华在拥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之前,不会轻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