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186节 (第2/4页)
/br> 二甲是正经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说白了就是“其实你没到这个水平啊, 但我觉得你都走到这儿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就算你是吧!” 多少有点儿怜悯的意思, 名不正言不顺, 日后发展会比较艰难。 师雁行就有点上辈子高考般的紧张,“那要不要让二师兄再等一届?反正他还年轻。” 科举有个现代高考没有的好处, 就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和情况随时调整考试进程,自己选择这一届参不参加。 哪知裴远山瞥了师雁行一眼, 淡淡道:“他无三鼎甲之才。” 意思就是再努力也就是个二甲了。 科举到了后半程,拼的就是天赋, 不是说你比别人多努力个三年五载就能跨越这道天然鸿沟。 而且科举只是进入官场的第一步,多少人就算考上了, 一辈子也是碌碌无为。 试想一下, 每三年一届会试,每届三百进士,放眼望去, 乌压压一大片人。 除了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之外, 想让人记住真的很难。 要想得到朝廷重用, 首先得让陛下和朝臣们知道有你这么个人! 用裴远山的话说就是要么有冲天的才干,要么有惊世的才气,要么是过人的年轻或者令人触目难忘的容貌。 内在或者外在,总得占一样。 前两者看似有重叠,其实截然不同。 才干是说这个人可能其貌不扬,又可能文采平平,但他天生适合当官。 而当今陛下注重实干,自然喜欢提拔这样的官员。 而才气是可能你写的一手好文章,做得浑然天成绝妙诗词,注定是个流芳百世的大文豪。 如此纵横才华,想让世人不记住你都难。 当初裴远山就是未曾会试而才名远播,几位朝中大佬早就注意到他,发现这后生浑身上下都透着股不拘一格的锋利的才气,锋利得都有点邪气了。 再看小伙子长得又标志,于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