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数字虚空》第12章 匆匆那些年(中) (第3/3页)
随时准备对人评头论足。)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刘恩慈不止一次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 每当他叙述中表现出逻辑错乱的时候,他就会记上一笔“去天文系看星图”。 他在日记中写道:“浩瀚的星空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烦恼也跟着一起渺小起来。宇宙,果然是在果壳之中的。” 没有证据显示有人陪他一起看星图,只有些许关于在天文系吃苹果的记载。 但是,日记中的蛛丝马迹提供了可观的想象空间: “那一刻,我们好像一起投入了星空的怀抱。” “那一刻,星空好像在我们的怀抱里。” 嗯?技术官正是在写诗吗?星空怎么可能在两个人的怀抱里呢?除非两个人抱在一起。 我们迟钝的主角无法想象这两句话所要表达的景象,只能匆匆略过了。 …… …… 也许星空曾经一度连接了刘恩慈和孟洄,却也因此隔开了他们。 孟洄的父亲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虽然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观察暗物质,但在连续观测四十九年后,成为天文学界的魁首。 而刘恩慈,他的父亲只是工人,是农民工。 没错,你可以强调农民工是伟大的。但你嘴上轻飘飘地说出的这种伟大,并不给身为农民工的个体带来任何益处,也无法令他们自信起来。 对于孟洄,刘恩慈为拥有这样一位朋友而深感幸运。 但若要使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他不得不怀疑,是不是自己太贪心了。 刘恩慈感到自己和孟洄之间的距离,有星空那么遥远。 这不仅是自卑的问题,更是实实在在的经费问题。 刘恩慈知道,孟洄的梦想绝不是小富即安的世俗生活,而是不断攀向科学高塔的塔尖。 精密的天文仪器不是靠膨胀的自信就能维护保养。 天眼巨大的能源消耗也不是靠爱就能发电。 钱,需要太多太多的钱。 即便他刘恩慈的爱浩若星海,也无法改变冰冷的事实——他的钱少得可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