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编辑者_《象牙塔》第74章 所谓支线人物的内心独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象牙塔》第74章 所谓支线人物的内心独白 (第2/3页)

司财务,勤快,特别好说话,就是不懂得拒绝。

    那些或狡诈、或懒惰的同事便有意无意地将琐碎的事务都丢给了她。

    她的头上闪耀着“能者多劳”的光环,接受着“好能干”的虚伪夸赞。

    她的身上满是“鞭打快牛”和“多做多错”的伤痕。

    上司总是勉励她:“趁年轻多干些,有利于成长。”

    可是,这样的勤劳真的有利于成长吗?

    绝对不是。

    不错,劳动确实使人类进化,但是劳动有不同的类型。

    专注、持续、高技术含量的高级劳动使人增长智慧,越来越积极进取。

    零散、琐碎、低技术含量的重复劳动使人趋于愚钝,越来越消极被动。

    当一个人的思维每隔十分钟就要被琐事打断一次的时候,她的大脑还能有怎样的成长呢?

    如果不改变这种处境,多变而混乱的指令将使她养成短视、急躁、懒于思考的习惯。

    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周小花的软弱导致了被人欺压、丧失反抗能力的命运,长期的欺压使她将满肚子怨气发泄到了家人的身上。

    而胡克俭过分的仁厚和包容又加剧了妻子行为的异变,从而形成了恶行循环的闭环——妻子在职场上的失败,使丈夫无法专心于职业发展,进而无法帮助妻子改变职场生态,最终使这个平凡普通的家庭失去了向上攀升阶层的机会。

    胡克俭并不傻。这一切,他看得很清楚。

    他知道这是一个被资本牢牢掌控的世界。自己没有那种为了某种念想而灭绝人性、抛开一切的狠劲,所以他无法在这样的世界中获得成功。

    他也知道自己绝不可能违背誓言去抛弃精神上已奄奄一息的妻子,所以他这一辈子,不会再有自由。

    但是,他依然没有绝望,因为他将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为了儿子的成长,他愿意付出一切。

    可是人的成长需要好的环境和新的阅历啊!

    胡周这孩子,生于深宅之中,长于自己之左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

    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