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机见闻录_第十七章 玉牒真踪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玉牒真踪3 (第1/3页)

    马自在心疼的抚了抚那白玉牒,轻轻置于案上,又取过黑玉牒,自言自语的说道:“这黑玉牒,触手温热,传说,这黑玉牒能够储存或调动天地间的火气,按理,五行之内,黑色数水,这不合乎道理啊!”。马老头眯着眼睛边沉思琢磨,边捏着黑玉牒的纹饰,霍然间,眼睛一亮,低头细看那黑玉牒中部的纹饰部分,却见是纹饰带有着红色的皮壳,随着他的摩挲,越发红亮,他抚掌而笑;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我怕他又受刺激而重现癫狂状态,赶紧凑上前去:“马老头,你明白了之后也该让我明白明白,我这么说你明白不明白?”

    马老头没理我的调侃,招手说道:你来看,这黑玉牒,按照现在科学的说法,材质属于透闪石,其中夹有石墨、磁铁成分故呈现黑色,也叫墨玉。墨玉中根据夹杂黑色斑纹的形状,有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多个品种,但这块黑玉牒的主体部分却黑色斑浓重密集,整体漆黑且呈蜡状光泽,颜色根本不宜雕琢纹饰,可好就好在这块黑玉牒的中间部分,却带有红色的皮壳,这所谓的红色皮壳嘛,按照科学的说法就是氧化铁渗入透闪石而形成,若呈深红色则称为“糖玉”或“虎皮玉”。

    我被马老头的博学惊呆了,这老家伙看起来其貌不扬,却真是飞机上的暖瓶高水瓶(平)啊。这一堆的转悠名词,说了半天我一个都没听过,只好长大嘴巴继续往下听。

    “更妙的是,在这黑玉牒中间的“虎皮玉”雕刻有兽面纹,这种纹饰是古代器物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唐代的兽面纹还没有形成那个时代约定俗成的固定形态,整体嘛,兽面形状介于汉代兽面与宋代兽面样式之间,你看这兽面,呈祀形,阔嘴,有排牙,有如意形鼻,重眉,眉上有较长的阴线纹”,说到这,又急忙拉远了放大镜,使得这黑玉牒在放大镜下加倍的放大。“而且,而且这兽口内还有铭刻,看样子像似荧惑星”。

    “口内含星?这嘴可够大的,嘴这么大,还有脸吗?”我总是忘不了关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