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机见闻录_第九章 细数来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细数来历 (第2/3页)

的问道。

    “不要用你有限的之时来揣测这无限的宇宙世界,若是一味的用所谓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那么黄老太的事情又作何解释呢?马老头反问道。

    我摊了摊双手,“以前我的看法确实片面了”。

    当年在泰山封禅之后,张说应玄宗李隆基的敕命,写了《道家四首奉敕撰》,真实记载了其遇仙在过程,马自在举起茶碗,润了润嗓子,低沉在念了起来:

    首一:

    金坛启曙闱,真气肃微微。落月衔仙窦,初霞拂羽衣。

    香随龙节下,云逐凤箫飞。暂住蓬莱戏,千年始一归。

    首二:

    窈窕**观,深沉紫翠庭。金奁调上药,宝案读仙经。

    作赋看神雨,乘槎辨星。只应谢人俗,轻举托云輧。

    首三:

    金炉承道诀,玉牒启玄机。云逐笙歌度,星流宫殿飞。

    乘风嬉浩荡,窥月弄光辉。唯有三山鹤,应同千载归。

    首四:

    道记开中箓,真官表上清。焚香三鸟至,炼药九仙成。

    天上灵书下,空中妙伎迎。迎来出烟雾,渺渺戏蓬瀛。

    随着着马自在的诵读,我低声复述着:“但这里哪里有仙?”

    马自在没有直面我的问题,而是继续说道“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雅颂多在诗经里使用,后续年代使用赋比兴手法较多,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张道济写的这个道家四首奉敕撰,世人都以为是首一的‘金坛启曙闱’起笔,按首一至首四正序排列,以首四的‘渺渺戏蓬瀛’收笔。实际并非如此。只有我们后续传人,才知道,应当是以首四的‘道记开中箓’起笔,按首四至首一倒序的排列,以首一‘千年始一归’为收笔。这方是张道济的本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