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42节 (第2/10页)
者的境遇大不相同,这是其一。再者,她见识过当局对民间资本的侵吞敲剥,这个乱世若不做个皇亲国戚,资本越大越容易成为一块鱼腩。这个道理三哥也未必不懂得,可是他跟岳子璋先生一样,受中国传统儒家道德的影响颇深,总有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概。 看三哥似乎挺紧张她的态度,她拉住三哥先发自肺腑地说:“三哥,不管你办什么民生企业,若能造福民众自是功德善举,就怕你耗费大量时间金钱精力,最终得到实益的却非国家百姓,而是擅长巧取豪夺的军阀官绅。万一,万一……,你的多少心血就毁于一旦,这是我的肺腑之言,不能不警示三哥的。”三哥正欲解释一番安她的心,她连忙止住他坚定说道,“但是,我还是从前的信念,你的志向便是我的志向,你的决心也是我的决心。即便在西南投资有大风险,我亦愿意陪你一起承担。” 陆浩云感动得无以复加,他紧紧抱着她吻她的头发,又摸摸她才微微凸起的肚子,再三向她保证定会谨慎小心,一定会给她跟孩子留足钱项和后路。珍卿捧着他的手也亲亲,非常胸有成竹地说:“我总算还是职业女性,不说嫁妆也能卖了换钱,我还有稿费润笔、薪水津贴,这些年的积蓄也还有一些。三哥,我就是你跟孩子的后路,这是你娶一个职业女性的好处,除了尊重爱护女性的高明人物,没人能享受到这样的好处。” 陆浩云眼眸立时晶灿灿的,抱着她默默享受这温存良辰,只觉得什么不必说她也明白。过了许久,珍卿听他在耳边说了一句“谢谢”。 之后,三哥按照他的事业规划忙起来,自回国后一直没出差的他,现在为了转移产业、投资新厂也出差频繁。他的行动全面而迅捷,他在海宁独资的泥灰厂、灯泡厂、米面厂等,计算一番发现动迁不划算,便果断地决定挂牌出卖。鲁州的唐经理信服三哥的眼光,也同意先卖一印染厂收回资金,剩余的要不要卖还要走着瞧。三哥跟人合作经营的那些厂子,也循序收回可以收回的股金。 收拢资金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三哥又跟二姊同去梁州、蜀州选厂址,寻求与当地的实权人物或地头蛇合作共赢。三哥和二姐夫妇在梁州算广有人脉,跟梁州土皇帝余志通也有交情。三哥同学朋友遍天下可不是吹的,他本身就有同学是蜀州大家出身,朋友背后的家族也不乏地方实权派。而珍卿留学认识的学采矿的范宣明,他的家族也是蜀州南部的实业名族,能量颇大……所以三哥在梁州和蜀州选址办厂,要处理的人事说复杂也复杂,相比真正的外乡人又算容易了。 珍卿在海宁过着按部就班的孕期生活,虽从电台报纸听睹战争涂炭生灵,社会的乱象惨剧也偶尔听见,但没人会以这些事劳累到她,谢公馆的生活并无太大波澜。 中期摆脱了妊娠初期的不适症状,她能做的事就比初期稍多一些。她灌的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