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33节 (第9/10页)
葵忙进忙出,不由无奈,原想不事先告知宝荪夫妇,就不会使他们太麻烦破费,没想到把阿葵弄得紧张不安。 珍卿叹着气坐在饭桌旁边,见放置水瓶杂物的台柜上,摆着两个传统妇人的遗照,左边的珍卿认得是宝荪娘,另一个大约是阿葵的娘。 阿葵洗了碗筷要倒开水烫烫,毛妞儿知机地抢过烫碗筷的活计,阿葵见桌上有水拿布来擦,擦完桌子又要擦到台柜上,甚至要擦珍卿坐的凳子,珍卿止住她无奈地笑:“我原本也是乡下孩子,小时候胡摔乱打淘气着呢,哪里就金贵到要一尘不染?阿葵,快别乱忙活了,多年不见,好生坐下说话才是正经。”阿葵捏着抹布停住脚,不好意思地跟珍卿说:“家里这些桌椅板凳,是外头饭铺淘换的旧物,积了经年累月的黑油,擦多少遍都擦不明净。”珍卿表示她不在意。 阿葵刚站住不到一分钟,又翻箱倒柜拿出零嘴茶果,有松饼、苕干、花生、瓜子、青果,还有阿葵自己常吃的炸芋艿。阿葵说这里人叫芋艿元宝菜,讨个好意头。她去年怀到两个月吐得厉害,宝荪到处打听止吐偏方,听说芋艿孕妇吃了不但止吐,还有许多其他好处,宝荪就变着法儿给她做芋艿。 珍卿尝一颗沾糖霜的炸芋艿,点点头说甜脆可口,确实不错。阿葵连忙拿烫好的新碗,让珍卿尝尝她煮的蛤蜊汤,原也是宝荪见她腿肿才总买的,里面还加了菇类跟海带丝,珍卿接过来先尝一口汤,惊讶地赞美道:“很鲜。”阿葵还要给黄皕和岳筝娘、毛妞儿盛,持重寡言的黄皕摆手道:“在外听差不能多喝汤水。”珍卿跟阿葵笑笑说,稍盛些给他们解渴就好。 知道宝荪对阿葵呵护备至,珍卿欣慰地拉着阿葵说:“我这么多要好的朋友,最心疼的就是你跟宝荪,你们过得好,我也高兴。”阿葵搅着汤抿嘴笑道:“该好好谢过你这个红娘。” 珍卿也认了红娘的身份,阿葵说就是珍卿留学前的新年,宝荪和阿葵跟她一块吃了火锅,二人都在《新女性报》做事,同病相怜也能说话,要好以后更是相互爱惜。 珍卿想起许久不见宝荪回来,不免问起他的去向。这就不得不说说院里的其他住户。 这里房东是一对袁姓夫妇,袁先生在灯泡厂上班,袁太太是家庭主妇,长子袁鹰毕业后成家立业,在老丈人的纺织厂做事后鲜少回来,就像是给他老丈人家养的。袁太太为这长子不孝常生气,早年就有一点神经质,但其实人还是好人。幼子袁鸷在大学念英文专业,也不比他哥哥孝顺贴心多少。 北厢寡居的田太太有一儿一女,把个儿子田秋风宠成个街混子,她女儿田春柳倒是聪明漂亮,商科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