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25节 (第8/9页)
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2章 明月曾照倚庐人 仲礼在巴黎又待了四五日, 三哥和珍卿再次劝他去美国,这坏小子抻着犟筋就不同意,说论工业制造还得是德国, 连长辈的话也听不进。 三哥跟珍卿一块商量,要把劝说仲礼着落在裴浚头上, 毕竟仲礼太崇拜喜欢此人了。 随后他们还是各忙各的。新学期来临之前, 珍卿把《中国‘法’的形成》赶完, 之后一边上课一边校对, 九月底发回国内出版发行, 反响不错。她对此书国外的发行不热心,有一位华侨教授问她是否太忙,若她分身乏术他愿帮忙翻译, 好多外国友人也是同样声音。珍卿想与其他人译不如自己译,此书的英译到十月才告一段落。这期间又临摹一些中西名画,上课期间的作品总复制一份, 这些都托人陆续运回国内, 交给慕先生或杜太爷保管。 杜太爷在国内有了足够办展的画, 就兴致勃勃回家乡办展去了。 转眼就到十一月,杜太爷回乡办画展引起轰动, 省、市、县的达官显贵都来捧场, 多少大人物为了买易先生一幅,不惜寒冬腊月跑到睢县杜宅, 三更半夜排队求见也无怨言。可杜太爷高价售出三幅画后, 突然失悔说后面的不卖了。借口是他表姐杨老太太过寿, 他作为亲表弟必得去捧场。 杜太爷在诸画中精挑细选, 再三思量, 挑了一幅缤纷绚丽的菊花图, 就当是珍卿孝敬她姑奶奶的。 五日后,禹州睢县杨家湾的杨家院房,到处张灯结彩、焚香插花。这次杨老太太八十四的寿诞,杨家大房长孙宏云又给寿星添了重孙女,留学的孙儿继云听闻得了洋翰林,在洋人地界得了好体面的差事,月薪换成中国银洋得有四千,听得村人羡慕得恨不得挠墙。 杜太爷跟老表姐一同高坐,受着晚辈大礼跟宾客恭维,不知情的还以为是老两口子呢,老表姐跟他同坐稍稍有点别扭,只不过多少人想捧杜太爷,特意叫他上坐受贺他也不推,老表姐满堂儿孙也跟他道福道寿,杜太爷一点不羞惭地受用。 多少嘉宾上赶着跟他套近乎,有问大小姐的画太爷何时出手,有问大小姐跟姑爷在外的情形,还有问他要不要买房买地买烟土的。这年头,无论当官的、当先生的、做生意的,谁不知杜太爷的金孙是文曲星下凡呢,恭维说大小姐在外国走到哪都排场得很,多少洋老爷上赶着请吃请喝,大小姐有点举动在报上都能看见…… 恭维吹嘘的话杜太爷早听惯,他知道珍卿如今出息大发了,别说她在外头有人请吃请喝,他这祖父也到处有人请吃请喝。他暗把孙女只排在孔圣人之下,其他人他都不稀罕拿来比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