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0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02节 (第4/8页)

>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26章 新朋旧友难久处

    到这一年的六月, 珍卿画展上的作品基本售完,不过有些画作受富豪买家的冷落,珍卿或直接赠于知交好友, 或是象征性地收一点画款。画展原计划是开到八月份,到六月份就正式宣布结束。

    作为声名不显的中国女画家, 她在本邦掀起一股写实主义旋风, 当这股旋风掠过美洲大陆, 穿越波涛浩荡的太平洋, 刮回画家赖以汲取营养的古老中国, 艺术上自卑了一个世纪的中国人,将一个年轻中国女画家的小成功,当成值得集体为之狂欢的时代盛世。

    国内天南海北的报纸刊物, 连篇累牍地报道这一“盛事”。珍卿灌的开幕式演讲双语留声片,原要用于今年的春季广告,搁置半年终于又派上用场, 主要是国内民众和海外华人, 希望再次亲聆易宣元先生的原声演讲, 灌制好的留声片就成了畅销物。

    珍卿画展将要结束那一阵,国中海外各方人士打电报, 力请她把画作运回去作全国巡展。杜教授一开始也爱瞎起哄, 转达不少人邀她回去办展之意,但慕先生觉得卖出去就算了。

    珍卿原来觉得没必要运回去, 因为她展画的主要描绘对象, 就是中国随处可见的普罗大众, 那些吵嚷着要看她画展的国人, 只要不把头颅昂得那么高, 直视生活里似乎隐形的民众, 就可见她画中的那些景象。

    但李松溪先生和慕江南先生,先后来信批判她的傲慢观点。说作家和画家都是撷取真实而艺术再现的人,他们通过特殊的创作手段,将普通人眼中的寻常景象,变成流动着情感和思维的艺术品,这种感染力是不可小视的。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珍卿,说她不愿为国内的观众费心。

    珍卿对着信纸想自辩,说她觉得国内画界风气不好,留洋派的画家拾西方自由派牙惠,尽模仿畸形怪诞的绘画风格,以致于有审美需要的文化人,也养成欣赏新奇怪诞的坏习惯,所以对中国人的生活写实作品,她不觉得有多少人会真心欣赏。

    可是对着信纸悻了半天,珍卿对着最亲爱的两位师长,说不出这样自欺欺人的画。审美习惯和她不一致的国人,没有多到让她望而却步的程度,她没兴趣办展的根本原因,是她最近确实掉进了钱眼儿里。

    画展卖出一共五十三幅画,珍卿做梦似的赚了近二十万美元,合成中国银洋差不多四十万,谢董事长或三哥半年的纯利润,也比这份善款多不了多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