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8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88节 (第7/8页)

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可可乐 50瓶;paddy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01章 中西美术的交流

    大岛樱讲的东洋同时期美术, 相较于西方中世纪美术就显得新异,引起西方师生的强烈兴趣。然而她到底学识见解有限,概括地讲了不到十分钟。

    珍卿想到一些文化上的事, 情绪不免有一点凝重,当众侃侃而谈的兴趣不高, 不过大岛樱着实说了不少, 她看似谦逊实则得意的样子, 让珍卿看得很不爽。

    大岛樱一坐下, 珍卿当即站起来, 拿着一本画册走向费特朗博士,说这是她从中国带来的隋唐山水画册,请博士在她讲述时帮她投影。

    费特朗博士是痴迷艺术的天真派, 听说是中国来的古典山水画册,喜出望外地接过去,跟珍卿沟通一下自然帮她投影。

    珍卿为跟大岛樱针锋相对, 便从南北朝隋唐的雕塑讲起:

    “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也许知道, 公元四五世纪的南北朝时代, 是中国社会南北对峙的乱世,但是乱世的民族融合、玄学盛行、佛教发展, 也让这时期的艺术发展空前繁荣。佛教艺术的空前繁荣, 正体现在雕塑上。中国孩子多会背一句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映证佛教的蓬勃兴盛, 同时佛像雕塑与绘画应运而生。

    “中国的晋州, 有一座北魏始建的佛教石窟, 那约是公元五世纪由占据中原的游牧民族, 先后耗费六十年完成的佛家宝藏, 有鲜明的西域和游牧民族风格……中国这时期的绘画主流, 受老庄和佛教影响极深,但还以反应世俗生活为主,除了纸笔绘画,还有大量的壁画、砖画……

    “到六七世纪的隋唐时期,外来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这时期的洞窟佛雕,风格柔缓和谐,体现浓郁的汉族文化审美。中国禹州有一座伊阙石窟,最能体现这一时期的雕塑风格,我想我可以举一个近例——”

    珍卿审视着在场的师生,也感受自己的微妙内心:“波士顿美术馆有一中国佛像的头颅,有人猜测它来自中国的伊阙石窟。我亲眼欣赏过它不止一次,我认为这种猜测是合理的。若你观赏过这件佛头,并且久久凝视于它,会不觉生出膜拜之心,盖其相貌圆润平和,神态慈祥出神,确实令人心折,它反映的就是隋唐时期,受佛教影响的中国人的面貌……”

    讲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