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67节 (第3/9页)
久,珍卿的考试结果就出来。她通过入学考试不太稀奇,没想到哈大的安拉学院(女子学院),还愿给她提供一份奖学金,是他们教会的某基金会出钱。但是给的钱不多,只是象征意义上的。这里得补充一下,安拉学院的奖助学金虽然名目齐全,但以珍卿这样过了明路的家庭背景却很难申请,他们这帮人成心要劫富济贫来着。虽然弄些手段装穷卖惨,也有机会获得奖助学金,但是实在没有必要。 珍卿后来听培英的修女嬷嬷说,是前年到培英巡视教学的杰拉德神父,对她英文版《萤火虫》印象深,破例提供了一份象征意义的鼓励。 赴美留学的花销确实很大。安拉学院一年学费三百五十块美金,这还只就学费一项而言,其他旁杂的费用加起来,一年少说要花个五六百块,换算成中国银洋就是一千多。若再不慎生上一场大病,出个什么重要变故,花销还会更大。 四年学费加上生活费、旅游费、医疗费,花销大约会接近一万银洋,但珍卿始终没想过考应天政府的官费。家中与应天政府利益有不一致,理念与行事也早有抵牾,自己有钱犯不上占他便宜。 —————————————————— 到公历四月份,学校的事情已经落定。珍卿和三哥的婚期也近了。珍卿满心想低调举办婚礼,只请些近亲好友观礼就可,不想广延宾朋、会聚名流,声势大得全国人都瞩目。 但杜教授太兴奋了,把婚讯告诉一切学界朋友,这帮文人笔杆子一个个化身大喇叭,专到各种媒体赞美恭贺新人。这年月但凡识字的人多看报纸,婚事便传得市巷皆知,有发信直接恭贺新人的,有登报间接表达祝福的,什么“珠联璧合,天长地久”“情天万里,知音百年”“并蒂荣华,螽斯衍庆”,一切庆贺赞誉之词不要钱地砸上来,带挈得杜太爷也新学不少成语。 培英女中的人多晓得珍卿底细,说不清是她修持得好人缘,还是她头上顶着名人光环,师长同学纷纷送小礼物祝福——从前教她国语的施家和先生,也特意送了一套茶具来。珍卿收的手绢糖果桌布茶具,装满三个闽州大皮箱子,怕糖果放饧(软)了还到处送给别人吃。 各种三教九流都往谢公馆凑热闹,一家人都遇过生人硬塞贺礼的。外埠的许多老朋友旧相识,纷纷打电报到谢公馆询问,获悉果是陆先生、杜小姐成婚,有的人着急忙慌地筹办贺仪,有的人连拍电报索要请帖,有人对主家不早告知抱怨连天,还有人指天说地想当证婚人…… 珍卿为了结婚事已停学,看大家每日里出入忙碌,都是喜气洋洋的姿态,杜太爷也常日顾盼昂扬着,珍卿每天迎来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